中国社会科学院邮件系统 丨
English

李培林:农村发展研究的新趋势、新问题


2013年09月01日 18:44    来 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1期     作者:

  农村发展研究是一个大题目, 其研究的核心问题, 我们一直以“三农问题”来概括: 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 或者说是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和农村发展的问题。曾经有人预言, 如果哪一天中国学者有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那一定是因为他对农村发展研究的贡献。因为中国的改革最先从农村发展开始获得突破, 而且中国最为称道的改革成就, 就是成功地解决了数亿农民的温饱和逐步富裕起来的问题, 大规模地减少了农村贫困人口。正是由于中国对减少贫困人口的贡献, 才扭转了全世界半个世纪以来贫困人口不断增加的趋势。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了, 农村发展也进入一个新阶段。关于这个新阶段的特征, 按照中央的判断和学界的共识, 就是我国总体上已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这个新成长阶段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 这些特征不仅不同于改革开放以前, 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也有了很大的不同。 

  第一, 工业化、城市化进入中期加速的新成长阶段。根据国际经验, 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增加值下降到5%以下, 就业结构中农业劳动者比重下降到30%以下, 城市化水平超过50% , 标志着经济社会结构的重大转型。从我国产值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结构这三大结构来看, 都进入到结构转换阶段。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 农业增加值的比重2010年将下降到10%以下, 到2015年将下降到6%左右; 在就业结构中, 农业劳动者的比重2010年将下降到38%以下, 2015年将下降到33%左右;在城乡结构中, 2010年以城镇常住人口代表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8%左右, 2012年或2013年将超过50%的结构转换临界点, 2015年将达到53%左右。这些指标表明,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中期加速阶段,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将发生深刻转换。 

  第二, 社会结构变迁进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新成长阶段。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发展的巨大差距是中国非均衡发展的一个长期和突出的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入结构转换阶段, 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新的发展要求。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不仅仅是消除现代工业和传统农业之间的壁垒, 还要逐步消除城乡之间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户籍等社会体制方面的障碍。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将成为我国发展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举措。 

  第三, 人民生活进入大众消费的新成长阶段。2008年人GDP总值300 670亿人民币, 总人口13128亿人, 人均GDPO 22 640元人民币。[1]5, 37按2008年12月31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6183计算, 为3 313美元, 2009年如果GDP增长8%,人均GDP将达到3 500美元左右。按国际惯例, 当人均收入超过3 000美元时, 居民消费升级将成为常态。我国2009年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降低到37%和43%左右[1]14 , 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 可以说总体上已经达到从小康到富裕的居民消费阶段。住房和汽车等大额家庭消费开始进入普及阶段, 教育、医疗、通讯、旅游、文化等消费支出的比例迅速增加, 这都表明, 我国总体上已经开始进入大众消费的新成长阶段。 

  
责任编辑:张晶

本网电话:010-85886809 Email:zhouzhijian@cass.org.cn

地址:中国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 版权声明 京ICP备050727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