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邮件系统 丨
English

文学所刘士杰:我与评弹的结缘


2013年12月13日 13:59    来 源:《中国社会科学报》社科院专刊2013年12月13日第226期     作者:刘士杰

  我与评弹的结缘,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当我还是牙牙学语的婴孩时,书迷(评弹迷)的父亲就经常抱着我去书场听书。那时,吸引我的不是台上评弹演员的说唱,而是坐在父亲怀中,可以享用美味的零食。记得在我3岁时,父亲外出,我以为他又去书场听书了,就悄悄地跟在他的身后,谁知跟错了人,走失了。家里急得闹翻了天,经多方寻访,好不容易找到了我。长大后 ,我对评弹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乃至着迷,跟父亲一样,也成了书迷。除了经常从收音机中听评弹外,我还买票去书场听书。每当走进书场,听着书场播放的优美动听的弹词开篇时,就觉得是一种美妙的艺术享受。

  读高中时,班上爱好评弹的同学很多,和我同桌的同学名叫秦玉明,他的父亲是著名的评弹艺人秦纪文。因为这层关系,我经常去他家,也使我第一次和书台下的评弹艺人交往。秦纪文先生共有9个子女,玉明排行老三。秦纪文先生和他的长女(艺名为“秦香莲”)父女双档合说《华丽缘》。陈云同志很欣赏秦纪文的评弹艺术,曾多次给予好评。

  20世纪50年代是评弹艺术的黄金时代。那时还没有电视,文化消费只有电影、话剧和戏曲,而评弹广受欢迎的程度是今天的人们所难以想象的。当时,人们走在马路上,每家店铺的收音机都在播放评弹。有时走过一条马路,正好听完一支完整的弹词开篇。每逢学校举行联欢会,我们班的保留节目就是评弹大联唱。

  后来,我考进了复旦大学,很荣幸地当上戏曲团团长。戏曲团有京剧、越剧、沪剧和评弹四个队。我经常带着戏曲团到工厂、农村演出。我曾在一出现代沪剧中反串一个农村老大娘的角色,当我化好妆,混在农民队伍中,竟然没被认出来。我还在一出现代越剧小戏中,扮演一个农村老头儿的角色。当然,演得最多的还是评弹。我记得很清楚,有一回,我在学校的登辉堂弹唱弹词《王孝和写遗书》。

  记得是20世纪70年代末,有一次,我回上海,去玉明家,拜望秦纪文先生。秦纪文先生当时虽然已经“解放”,但是具体政策尚未落实。他托我将一封信和一盘他唱的弹词录音带带给陈云同志。开始我觉得不可能办到,继而我灵机一动,想到文学所的副所长唐棣华是黄克诚同志的夫人。黄克诚同志当时担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常务书记,第一书记就是陈云同志。只要我把信和录音带交给唐棣华同志,就可以转给陈云同志了。于是,我就来到位于南池子口的黄克诚同志的府邸,见到了正含饴弄孙的唐棣华同志。我说明来意,她接过信和录音带,笑着说:“陈云同志喜欢评弹,你交到我手里,就等于交给陈云同志了。”

  不久,秦纪文先生所在的单位新长征评弹团给他落实了政策,补发了工资。中国曲艺家协会还派人专程赶到上海,协助他整理出版长篇弹词《华丽缘》。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邀请他在电台演播长篇弹词《华丽缘》。

  评弹用苏州话说唱,由于方言的局限,只能流行于江、浙、沪一带。以前,在北京几十年,无法听到评弹,为数不多的上海评弹团进京演出,成了我们这些北京书迷盛大的节日。每次回上海,总要买许多评弹的光盘回来,津津有味地欣赏。现在好了,在北京也能收看到上海七彩戏剧频道的电视节目,这对我们这些南方人无疑是个福音。我们可以收看到评弹和其他南方戏曲节目。更使我高兴的是,北京有了评弹票房。在北京爱好评弹的朋友自发组织了“北京评弹之友”票房,每月活动一次。地点在苏州人开的“乐石咖啡馆”里,中午供应苏式盖浇汤面。听着丝弦叮咚、吴侬软语,一时竟错以为置身姑苏。票房内票友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已达到专业水平,有的还处于初学阶段。可是无论水平高下,都可以上台表演。唱得好的,会博得全场热烈的掌声,并要求再来一个;唱得差的,也会获得鼓励的掌声。在这样和谐的集体里,人人感到其乐融融。

  原先我以为只有南方人才喜欢评弹,最近,我遇见两位年轻人,改变了我的看法。一次,一位新来的小伙子登台唱了一曲弹词开篇《宝玉夜探》,咬字准,韵味足,赢得一片掌声,并且被要求加唱一曲。下来后,大家围上去,用上海话和他交谈,出乎意料的是,他竟茫然不知所对。他抱歉地说:“对不起,我不是南方人,听不懂上海话。”“那你怎么用苏州话唱弹词,唱得那么好,咬字那么准?”“那是我照着录音一字一句模仿着学会的。”他告诉我们,他是计算机专业的博士生,齐齐哈尔人。他是偶然从网上听到评弹,立刻就被迷住了,从此成为评弹的粉丝。

  还有一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业余爱好是唱京韵大鼓和单弦。自从接触了评弹,便如痴如醉地迷上了。他演唱的弹词开篇《战长沙》、《刀会》,嗓音浑厚,原汁原味,令人难以置信是北京人在演唱。和他交谈后,才知道有许多北京当地的年轻人都喜欢评弹,单就他的朋友圈内,就有十几个评弹的“铁杆粉丝”。

  由此,我欣喜地看到,诞生于江南水乡苏州的评弹,历经几百年的历史风云,终于克服语言和地域的局限,在今天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成为南北方共同喜欢和欣赏的优秀曲艺品种。

  
责任编辑:陆畅

本网电话:010-85886809 Email:zhouzhijian@cass.org.cn

地址:中国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 版权声明 京ICP备050727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