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王春燕)9月12—13日,首届世界历史学前沿论坛在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高翔,拉丁美洲社会科学院秘书长丽贝卡·莱莫斯·伊格莱哈,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科斯塔斯·古利亚莫斯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高翔致辞 本网记者王宙/摄
高翔指出,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尤其是核心文明元素,总是集中彰显着这个国家、民族的价值追求和历史品格,成为这个国家、民族道路选择的内在深厚支撑。每一种文明在人类历史上都是不可替代的,每一个国家、民族的价值理念、生活方式都应该被尊重,都有权选择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要以平等之心、尊重之心、宽容之心推动交流互鉴,在交流互鉴中赢得未来。当前,冷战思维、霸权主义、保护主义阴霾不散,新威胁新挑战有增无减,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治理走到新的十字路口,人类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汲取历史的智慧。历史学家要加强对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研究,科学辨析不同文明的过去和现在,揭示文明演进的内在逻辑。要以崇高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在回望历史中把握人类文明前进方向,科学回答好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探寻不同文明共生共荣的路径,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史学力量。
丽贝卡·莱莫斯·伊格莱哈表示,历史同现实、未来息息相关。讲好历史故事,对于未来不同国家携手应对挑战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历史应该以更加多元的方式书写,尤其是那些被边缘化的历史文化不应被漠视、被遗忘。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展开跨文化对话。此次论坛搭建了沟通与交流的平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者突破地理、语言的障碍,以全新的视角重新思考世界历史,必将增进彼此间理解,深化彼此间合作,促进历史学科发展。
科斯塔斯·古利亚莫斯表示,文明是人类进步的“催化剂”。纵观人类历史,文明始终在对话与交流中演进。不同文明需要彼此理解、交流互鉴,共同推动人类走向更加平衡与包容的未来。21世纪的今天,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相连。我们应深入研究不同文明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在尊重文明多样性的前提下追求和平、和谐、合作。要结合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方法,深入研究人类共同遗产,推动构建更加包容的全球叙事。

分论坛会场 中国历史研究院/供图
此次论坛以“文明传承与历史道路”为主题。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法国、德国、埃及、日本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近300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围绕“文明起源与发展的多元模式”“文明演进与历史道路的形成”“文明碰撞中的近代中国与世界”“文明多样性与不同历史道路的选择”“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进程与时代价值”“文化交融对话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历史之路与人类文明的未来”等议题深入对话交流、碰撞思想。
此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主办,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古代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世界历史研究所、中国边疆研究所、历史理论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