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高莹)1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交办项目“中国宏观经济季度分析(2025—2027)”开题会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王昌林出席会议并讲话。
王昌林指出,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为党中央和国家决策服务的思想库,聚焦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开展高质量应用对策研究是其职责使命。一直以来,我院在理论与政策研究、经济形势分析、模型方法等领域形成了自身优势和特色,具有深厚的学科背景和学术积淀。“中国宏观经济季度分析(2025—2027)”项目由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以下简称“数技经所”)牵头、相关研究所共同参与,是落实我院有组织科研的具体举措。项目组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定期组织多种形式的研讨交流,进一步加强模型和方法建设,努力推出体现中国社会科学院优势和特色的高质量研究成果,以学术方式讲好中国经济发展故事,用事实、数据、学理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项目执行负责人、数技经所党委书记李海舰主持会议。他表示,“中国宏观经济季度分析”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自20世纪90年代启动的重大科研项目。该项目围绕我国经济运行和政策实施中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持续、深入研究,为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研究成果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中国宏观经济季度分析(2025—2027)”项目由数技经所牵头、经济学部各研究所分工协作、国际学部相关研究所参与研究,以“1+N”的科研模式有效保障项目顺利进行。希望与会专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助力项目纵深开展,不断提升研究水平和成果质量,以高质量研究成果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项目组成员代表、数技经所研究员冯明介绍了项目基本情况。该项目将对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开展跟踪分析研究,对年度经济工作进行前瞻性研究,同时围绕转变宏观调控方式、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力求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项目组成员的学科背景涵盖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国民经济核算、预测模型开发、产业经济、财政金融、劳动经济、国际经济等领域,预期产出季度报告、蓝皮书、理论文章等多种形式的成果。
专家评议组认真听取开题汇报,对该项目的学术背景、研究思路、科研框架、实施计划等予以肯定,并从不同视角提出指导和建议。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所长杨萍对“1+N”科研模式表示肯定,认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注重统筹协调不同学科的研究力量,实现研究方法的互补,在此基础上形成合力。她表示,当前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掌握一手资料对于开展经济形势跟踪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项目组需要加大实地调研力度,加强同宏观经济实操部门的联系沟通。针对投资等重要指标不连续、数据质量下降等问题,杨萍建议项目组及时加强数据收集和方法创新,以此应对相关挑战。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张宇贤表示,该项目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以“三位一体”为目标追求,即研究成果要兼具政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学术影响力。二是将经济形势常规化分析和常态化分析结合起来,对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困难、矛盾、风险问题作出敏锐识别、敏捷预警。三是发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理性特点和数技经所的模型方法优势,建立一套科学的宏观经济分析话语体系,配合量化模型、人工智能等工具,提高预测准确性,为相关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陈彦斌谈到,宏观经济学是具有特定研究对象、特定研究问题、特定方法论的学科,绝非产业、金融等学科板块的简单汇总。研究中国宏观经济,不能照搬西方经济理论,而要在充分认识中国经济运行规律的基础上,探索形成符合中国具体实际的分析框架,将中国经验升华为中国理论,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认为,项目组需要注重研究范式变化与国际环境变化对经济形势的影响,做到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将突发事件和意外冲击对经济的影响纳入模型构建。他还谈到,不同于西方模型,中国宏观调控涉及供给管理、需求管理、市场环境管理等多个环节和方面。相关政策模拟需要考虑更多因素,才能对宏观经济形势作出准确全面的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刘晓光建议项目组将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向长期、战略层面和微观、具体层面两个方向延伸拓展,同时增加研究报告发布频次,提高社会影响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及相关研究所人员、项目组成员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