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当前位置:首页要闻
学者热议中国社会科学院2021年度工作会议暨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工作会议
2021-02-04 来源:《社科院专刊》2021年2月8日总第546期
分享到:

  深入推进“七大战略中心”建设

  马援 科研局局长

  谢伏瞻院长所作的工作报告提出了把我院建成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国家队这一中心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我院在“十四五”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中提出重点打造“七大战略中心”、实现“七个率先”的工作任务,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我院事业发展的新目标、新要求。

  一是建设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规划提出,要把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十四五”时期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的首要任务和重大理论研究的主攻方向,努力使我院率先在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取得新突破。

  二是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集成创新中心。规划提出,要将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作为“十四五”时期我院科研工作的主要着力点,努力使我院率先在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上取得新突破。

  三是建设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联合攻关中心。规划提出,要将高质量服务党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决策需求,作为“十四五”时期我院高端智库建设的重要任务,努力使我院率先在科学回答重大时代问题上取得新突破。

  四是建设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集聚中心。规划提出,要将营造拴心留人的软环境、培养凝聚更多高水平人才和“学术大家”,作为“十四五”时期我院人才建设的重要方向,努力使我院率先在营造优秀人才不断成长、学术名家大家辈出的体制机制环境上取得新突破。

  五是建设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对外合作交流中心。规划提出,要将宣传和传播中国道路、中国思想、中国智慧,开展有中国特色的学术外交,作为“十四五”时期我院对外学术交流合作的重要任务,努力使我院率先在打造世界瞩目的“理论中的中国”“学术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上取得新突破。

  六是将我院建设成为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中心。规划提出,要将建设科学权威、公开透明、规范有效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树立正确的学术评价导向,作为我院“十四五”时期加强学术评价工作的重要任务,努力使我院率先在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学术评价体系上取得新突破。

  七是建设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文献数据中心。规划提出,要将实现更大范围内的学术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夯实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文献数据基础,作为我院“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强基固本的重要着力点,努力使我院率先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数字化发展和社会化传播方面取得新突破。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七大战略中心”的建成和“七个率先”目标的实现,我院“三大体系”建设必将迈上新的台阶,我院学术影响力、决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必将获得全方位提升,我院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国家队,各项事业发展必将实现新的跃升!

  语言学“三大体系”构建的时代使命

  张伯江 语言研究所所长

  语言学在现代人文科学中是学术体系和研究方法比较成熟的学科。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者在西方分析哲学背景下,尤其是结构主义思潮影响下,为建立中国语言学学术体系奠定了初步基础。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毛泽东同志的关怀指导下,语言学者积极构建语法体系,传播语法修辞知识,致力于汉语规范化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国民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从历史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国家综合实力的高度论述语言文字的重要意义,使语言学的基础研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学者习惯于使用西方话语体系与国际学界对话,这样做固然实现了顺畅的“接轨”,也使外国学者比较容易地了解一些汉语事实,但这样传播出去的汉语事实只是分别对应于其他语言的一些支离破碎的侧面,无法展现汉语的整体面貌,也无法传达中国语言文化的本质精神。21世纪以来,我国学者先后提出了韵律句法、语体语法、糅合语法、对言语法等涉及汉语本质的标识性概念。这些概念远承古代词章学传统,近接吕叔湘、朱德熙等现代学术大师的学说,同时在当代语言类型学视角下,经过西方当代语言理论形式句法、生成语法和认知语法的系统解释,形成了兼具当代学术特色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汉语话语体系。

  中国共产党作为经历了革命和建设历史考验的百年大党,对中国的国情和道路有着自己的思考,对中国的文化和理论建设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追求。回首近百年来中国语言学走过的道路,尽管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地经历过模仿国外学术体系、借鉴西方话语体系、参照他国学科体系的过程,但总的来看,党所倡导的“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一直是驱动几代学人学术追求的动力。尤其是21世纪以来,更多学者在纷繁的西方学说面前表现出了冷静和理智,时刻保持着继承性和民族性的强烈意识,抱有原创性和时代性的高位目标,体现着系统性和专业性的科学精神。

  我们相信,语言学的基础研究,一定能够在理论创新和服务社会方面作出新的贡献,不仅体现出语言文字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体现出“三大体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努力建成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国家队

  张晓晶 金融研究所所长

  谢伏瞻院长在院工作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令人鼓舞,为我院“十四五”时期发展指明了方向,特别是提出了“国家队”定位,激荡人心、催人奋进。

  强化国家队意识。国家队意识首先是一份责任和担当。作为国家队,我们要做到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各研究院所要紧紧围绕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想大问题、做大学问,充分体现国家队的责任和担当,发挥国家队带头引领和率先垂范作用。

  提升国家队能力。当好国家队,必须具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政治判断力,就是从政治上观察形势、把握大局、发现问题、明确方向、掌控风险的能力,把握好政治方向、学术导向,明辨大是大非。政治领悟力,就是领悟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用党中央精神分析形势、推动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政治执行力,就是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从政治上把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体现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去。就我院而言,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能否高质量建成“三大体系”是检验我们政治执行力的试金石。

  展现国家队水平。国家队不是自封的,而是干出来的。围绕“三大体系”建设,发挥我院优势,推出具有国家队水平的标志性成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当前,很多问题都难以在单个学科门类中得到很好的解释和解决,强调跨学科研究和知识综合的呼声越来越高。对此,我院可借助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发挥综合集成的效能。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院跨学科研究还是“物理拼接”较多,真正产生“化学反应”的较少。未来需要强化这方面工作,设立“优秀科研团队奖”可以说是为多学科协同攻关创造良好制度环境迈出的重要一步。

  不久前,教育部启动了首批中国经济学教材申报工作。这次教材编写要求突出概括总结新中国发展的伟大实践,并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鉴于我院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方面有着丰富经验和深厚积淀,可以此次申报为契机,系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丰富实践,提炼具有原创性、解释力、标识性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推动形成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

  旗帜鲜明讲政治 聚精会神抓落实

  李新烽 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中国非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聆听和学习谢伏瞻院长所作的工作报告,我有五点体会,可概括为五个字:高、深、实、强、大。

  政治站位高。报告通篇贯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字里行间体现着院党组高度的政治站位、高度的政治自觉、高度的使命担当。无论是总结过去还是规划未来、部署工作,院党组都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把握政治大局,从政治上思考谋划,统筹协调,全面推进。

  政治领悟深。报告谈及我院2021年重点工作,不是就事论事,而是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就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形势下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重要论述精神,结合我院的主要工作而展开。特别是报告从政治上深刻领悟“国之大者”,聚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紧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方向,结合我院实际,提出一系列发人深思的问题,并强调从讲政治的高度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总结部署实。通篇报告文风朴实,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分析不足结合实际,规划部署高中求实。例如,报告用数字和事实说话,在总结中国非洲研究院2020年工作时列举了培训非洲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的人次、发布合作研究课题和应急热点课题的数量等,体现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信心劲头强。报告指出,“十三五”期间,我院办成了几件大事,解决了几大难题,跃上了一个大台阶,为迈向新的发展阶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听到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我们深感骄傲和自豪,深为一种庄严的历史责任感所激荡和鼓舞!报告中“国家队”“标志性成果”等关键词,令人振奋,催人奋进!

  责任压力大。办好中国非洲研究院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交给我们的重大政治任务。未来,我们要遵循报告提出的要求,旗帜鲜明讲政治,聚精会神抓落实。要充分发挥中国非洲研究院在中非人文交流中的促进引领作用,继续办好“中国讲坛”“非洲讲坛”“大使讲坛”,实施好“中非治国理政经验”“中非携手促进可持续发展”“中非共建‘一带一路’”三大交流机制。尽快启动“习近平与非洲研究”和“新编非洲通史”编纂工作,按计划发布国际合作课题和应急热点课题,高质量推出《中国非洲研究院文库》和《中国非洲学刊》(英文版)。同时,变“指头”为“拳头”,全面推动“三大体系”建设走向深入,在国家高端智库建设中迈出实质性步伐。

  推动日本研究高质量发展

  杨伯江 日本研究所所长

  “三大体系”建设进一步做深做实,研究所是关键。贯彻院党组战略部署,就要立足研究所实际情况,将这次院工作会议精神在研究所各项工作中不折不扣、系统完整地体现出来、落实下去。

  要努力巩固学科调整成果,解决好发展新阶段面临的新问题。2020年,日本研究所顺应学科发展需要,成立了综合战略研究室这一具有交叉学科特点的研究室,在推动跨学科研究、学科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成效,科研成果大幅增加,科研队伍得到锻炼,合作模式渐趋成熟。但国别研究二级学科发展不平衡,学术资源分配、科研成果产出不均衡等问题有所显现,同时研究的“碎片化”现象仍有待整合,应用研究、政策研究的“浅表化”趋势亟待重视、予以引导。

  要深化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辩证统一关系的科学认知。政策研究必须以学术研究为基础,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基础研究需要以政策研究为指引,否则就会失去方向,陷入“漂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关注党中央在关注什么、强调什么。这既是对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科研工作者的要求。研究所需要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机制,细化科研绩效考评办法,深化“放管服”改革,发挥项目课题杠杆作用,强化学术研究与政策研究的统筹同步发展,促进学术成果向智库成果的转化。

  要推动不同学科深入融合发展,以融合发展促进深化研究。日本研究所有着优良传统与学术传承,在国内日本研究界地位突出,保持着政治、经济、外交、中日关系等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近年来在日本社会、日本文化研究领域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但进入新发展阶段,也遇到了诸如如何处理好国别研究与学科领域的关系问题、国别研究二级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问题,以及如何将国别研究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将学习历史与研究现实紧密结合等有关学科建设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能否按照党中央部署和要求,高质量建成“三大体系”,是检验我们政治执行力的试金石。日本研究所要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将院党组的战略部署落实到全所科研组织之中、体现到每个科研人员的选题之中,努力做到学术成果具有思想穿透力,智库成果富于战略性、储备性和前瞻性,力争提出体现中国立场、中国风范的当代日本研究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完成好新时期的新任务,解决好新阶段的新问题。

  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

  王素琴 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

  落实好院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必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按照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科研的要求,充分发挥好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

  一是深化政治机关意识教育。近年来,通过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展政治机关建设,全院党员干部的政治机关意识普遍增强,对我院是科研机构,但首先是政治机关的认识不断深化,确保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和价值取向。落实工作报告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应持续推进政治机关建设,深化政治机关意识教育,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政治能力,始终保持清醒的理论自觉和坚定的政治信念。

  二是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要持续通过举办读书班、研讨班、培训班、辅导报告等方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入行,不断提高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科研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工作报告提出,要着力推出具有国家队水平的标志性研究阐释成果。这就需要教育引导干部职工立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深挖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富矿”,不断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为研究阐释党的创新理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目标、新挑战,要牢牢坚持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不动摇,持续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和制度建设,持续正风肃纪,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坚守科研和学术道德,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和科研学术生态。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所长负责制,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继续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选优配强研究室党支部书记,建强做实基层党支部,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2021年将通过组织开展“庆祝建党百年,建设模范机关”主题党日活动、优化“返所日”活动安排、开展党支部结对共建等,不断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提高支部活动吸引力,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坚强保证。

  切实加强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全面领导

  叶聪岚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纪检组组长、副主任

  谢伏瞻院长所作的工作报告充分肯定了地方志工作,指出“经过5年多的努力,基本完成省市县三级有志有鉴的‘两全目标’,成为一项世界文化史上的盛举”。这一讲话在全国地方志系统引起强烈反响,地方志系统工作者受到极大鼓舞。结合自身工作,我有如下体会。

  第一,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加强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全面领导,必须不断提高政治能力。报告中专门阐述了在我院如何将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落到实处,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全面领导、提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指明了方向。

  第二,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建设,切实将中央关于政治机关建设的要求落到实处。我院是学术机构,但首先是政治机关。这要求我们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坚持将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我院学术阵地建设、人才引进培养、创新工程实施、管理服务保障等各方面各环节,以及中指办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全国地方志工作的各项职责之中。同时要深刻认识到,只有把本单位党建工作抓紧、抓实、抓好,政治机关建设的各项要求才能真正落地。要处理好党建和业务的关系,找准结合点,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深度融合,探索创新我院加强党的建设的新路子。

  第三,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切实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报告对推动我院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作出了明确部署,要求院属单位党组织把抓好党建作为重要职责。作为班子成员,应自觉履行“一岗双责”,加强对分管部门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管好论坛、研讨会、网站、期刊等学术平台,及时防范化解违纪风险隐患,切实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纪检组织则应更加自觉地协助党委履行政治责任,坚持将强化政治监督、做实做细日常监督作为重中之重,探索贯通融合各类监督,形成监督合力,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切实发挥引领保障作用作出应有贡献。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郑真真 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听了谢伏瞻院长所作的工作报告,我对我院在2020年和“十三五”期间所取得的成绩感到兴奋。作为一名研究人员,我对报告中关于着力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论述深有感触。学术研究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和价值取向。科研工作者只有不断提高政治能力,才能深入研究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新发展理念的目标要求和重点举措。

  报告指出,谋划和推动科研工作,必须密切跟踪时代发展趋势,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聚焦党中央国务院关心的战略和政策问题,聚焦新时代新发展阶段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聚焦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人口老龄化是中国人口在21世纪的必然走势,与低生育率、人口负增长共同构成21世纪中国人口态势。虽然人口老龄化是全球人口的发展趋势,但中国人口体量大,人口转变在时间和空间上高度压缩,因此老龄化速度快,且老龄化程度超越经济发展水平的特点突出,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不可低估,应当得到充分的认识和重视。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人口变化有其自然规律,人口变化趋势可以预测。大力推进相关学术研究,对人口变化趋势进行科学判断,对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至关重要。人口老龄化不仅是老年人口增长,也是整个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包括老年人口的高龄化和劳动年龄人口的老化。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人口问题,其影响涉及社会、经济、政治各领域,并会在国家、地区、社区、家庭、个人各个层面带来变化。应对人口老龄化,不仅是老年人的问题,也涉及所有家庭和不同年龄的人。因此,应对人口老龄化需要多学科参与,以人口研究为基础开展综合性研究。我院在该领域具有多方面优势,也拥有丰富的社会科学研究资源,必能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为社会作贡献。

责任编辑:张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