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2020-12-09 来源:《红旗文稿》2020/23 作者:王 巍
分享到:

  2020年9月28日,是中国考古学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天。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23次集体学习时发表了重要讲话,系统地阐述考古学的意义和价值,并就做好考古和历史研究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近百年来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艰辛探索、为研究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作出的贡献做了全面的阐述和肯定。他指出,“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把考古工作与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营造良好国际氛围联系起来,从而极大地提升了考古工作的地位,揭示了考古工作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论述深刻,要求明确,意义深远,是新时代中国考古学发展的指针,必将有力地促进中国考古学的蓬勃发展。我们既感到十分振奋,也体会到无比光荣的使命感和沉甸甸的责任感,更加明确了自己承担的责任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展现中华文明起源发展历程 

  在中国考古学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是最为重要的研究内容,也是几代考古人孜孜以求、潜心研究的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关于中国考古工作今后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追溯本源,第一个提到的就是要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简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这是对参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近20个大学科的近400位专家学者15年联合攻关、艰辛探索取得的成果的重视和认可,也是对我们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不断取得新突破提出的新要求。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和“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工程秉持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方针,汇集考古学、文献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科学测年、冶金、化学同位素分析、古病理、分子生物学、天文学、地质学、环境科学、地理学、农学、古植物学、古动物学、遥感、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以考古学为基础,多学科联合攻关,对中华大地的文明起源、形成和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历史格局的形成过程,以及导致这一过程的环境背景、生业基础、发展动力与机制进行综合探讨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充分显示出多学科结合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对学术观点与研究体系的创新,以及研究的深入开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与作用。

  实证了中华5000年文明。对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辽河流域等地的中心性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和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成果表明,从距今6000年开始,在黄河上中下游、长江上中下游和西辽河流域等地区,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精神生活日益丰富,随着剩余财富的出现,各地区相继开始出现社会分化和显贵家族。在距今5500年到5000年期间,社会分化加剧,形成了集军事权力与祭祀权力于一身的王者及其地位显赫的家族,出现了早期国家,进入到区域文明社会。中华5000年文明绝非虚言,而是历史真实。

  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志的中国方案,为探索世界各地文明起源作出中国学者的贡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根据中国历史发展的实际,冲破了西方学术界文明“三要素”理论的桎梏,提出了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准:以社会阶层严重分化,出现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王权和国家作为判断文明的标志,具有可辨识王权和国家的物化标志,即都城或其他大型公共设施的兴建、高等级建筑——宫殿的出现(往往与其他区域相隔离)、随葬品丰富且有彰显墓主人尊贵身份的器具——礼器的大型墓葬的出现、贵重资源和高等级物品的生产和分配为统治者所掌控、战争和暴力成为社会常见的现象、稳定的分层级的区域社会等,核心要义是国家的产生。正是按照这一标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论证了中华5000余年文明。不仅如此,这一标准也符合世界其他原生文明,具有普遍意义,是中国学者对世界文明研究作出的贡献。

  揭示了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再现各地文明演进的情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各地的中心性遗址为重点对象,开展考古发掘和多学科研究,发掘出城址、宫殿、祭祀遗迹、墓葬、池苑、普通居住址、手工业作坊等各类遗迹,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石器、陶器、漆器、铜器等,这些遗迹和器物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生活场景,反映了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这些遗迹和器物都是实物遗存,看得见,摸得着,具有可视性。通过考古学者、文博工作者和媒体工作者的宣传,国内外公众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各地区文明起源与发展的历史场景,了解中华文明的辉煌和对世界的贡献。

  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脉络——早期中国的形成与发展。由于各个地区具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生业基础,距今5000年前后中华大地上的各个区域发展出各具特色的区域文明,这些文明各自走着自己的道路,经历了不同的兴衰过程,中华大地呈现出区域文明百花争艳的局面。与此同时,各个区域的文明彼此保持着较为密切的联系,相互交流,相互影响,逐渐形成了后来成为中华文明核心基因的共性因素,如以玉为贵的观点、龙的信仰、祖先崇拜、天人合一、礼仪制度、和合思想等。距今4300年前后,由于环境变化和社会内部变化等原因,长江上中下游、黄河上游和下游以及辽河流域等曾经盛极一时的区域文明相继发生衰变,而中原地区的文明兼收并蓄,吸收周边地区各文明的先进因素,迅速发展,持续崛起,一跃成为最为兴盛的文明,开启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历史格局,形成了早期中国。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原地区的文化经历了辐射—汇聚—辐射的过程。距今5500年前后,在黄帝和炎帝时期中原地区的彩陶文化向周围地区施加强烈影响,形成第一次中原地区文化向周围的辐射。在很有可能是尧都所在的山西襄汾陶寺城址,可以看到这里吸收汇聚了周围区域文明的先进因素,例如良渚文明的玉琮和玉璧、长江中游地区的玉饰、黄河下游地区的陶器等。

  夏王朝建立后,形成了都城布局、宫室格局、青铜礼器、玉石礼器和陶礼器等一整套规制,其中很多内容被后来的商、周王朝乃至其后的历代王朝所承袭和发展。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夏王朝后期,在史前时期的玉石武器和工具发展基础上,形成了玉石制和青铜容器,及镶嵌绿松石的兽面纹铜牌饰等一整套礼仪用具。其中礼仪玉器之一——牙璋向周围广大地区施加强烈辐射,东达黄河下游的海岱地区,西至黄河上游的甘青地区,北抵黄河中游的河套地区,南到华南地区,甚至越南北部都出土了牙璋,这说明当时已经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以中原王朝为中心的中华文化影响圈。商王朝时期,承袭了夏王朝的礼仪制度、青铜容器的工艺技术以及理念,形成了具有商王朝特色的一整套青铜和玉石礼器。商王朝与周围广大地区的方国保持时远时近的关系,商王朝的礼乐制度和冶金技术向周围地区广泛传播,产生了广汉三星堆、江西新干大墓等既具自己特色又与商王朝关系密切的方国文明。西周王朝建立后,通过分封制把周王的至亲和重臣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成为拱卫西周王朝的屏障,有效地巩固了中原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综上所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通过多学科结合与科学论证,实证了中华5000余年文明,把中华文明的产生时间由距今4000年左右的夏王朝提早到距今5000多年,将“中华文明五千年”从传说证明为可信的历史;追溯出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过程,揭示了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展现了各地区文明起源、发展的历史场景,为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动力和源泉,取得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考古学研究成果“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的成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取得的成果是中国考古学实现其重大使命的典型例证。

  大力推进国际交流,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我国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通过交流研讨等方式,向国际社会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讲清楚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让世界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精神,从而不断加深对当今中国的认知和理解,营造良好国际舆论氛围”。这一指示为中国考古学的国际交流和国际化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考古学的国际化经历了从“请进来”为主,到“请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再到以“走出去”为主的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考古学的国际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中国考古工作者已在近30个国家进行考古发掘和文化遗产保护,足迹遍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除了把我们的周边国家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作为考古“走出去”的重点,我们的工作范围和研究视野还扩展到世界其他古老文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继2012年组建考古队赴乌兹别克斯坦开展考古发掘之后,于2015年组队赴中美洲洪都拉斯发掘玛雅文明的核心地区之一科潘遗址开展考古工作。经过5年的发掘,完整清理出一个高级贵族的墓地和墓上建造的高等级建筑。2018年开始,对位于古埃及新王朝首都的孟图神庙进行考古发掘,直接接触埃及文明的核心地区。这些发掘,展示了中国考古人良好的学术意识、独特的发掘技术与方法。我们也通过这些发掘更深入地了解其他古老文明,有利于今后开展中外古代文明比较研究,也有利于改变中国考古学界对其他古老文明研究没有发言权的窘境,增强在国际考古学界的影响力、话语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交流研讨等方式,向国际社会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我们从2013年开始,每两年主办一次“世界考古论坛(上海)”。论坛聘请全世界40多个国家的200位学者为咨询委员,推荐前两年度世界重大考古发现和重大研究成果各50项左右,由从世界范围内遴选的20位顶级考古权威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从中遴选各10项左右,在上海举行的论坛上颁奖,并请获奖者做学术报告;每届论坛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研讨交流;论坛设置中国考古学专场,介绍中国考古学最新发现和研究成果,并组织与会学者参观中国的考古发掘现场,直接了解中国考古学的现状。世界考古论坛的成功举办,使游离于国际考古学界边缘的中国考古学一举进入了国际考古学界的核心,使国际考古学界得以较为直观和全面地了解中国考古学的进步,了解考古学所揭示的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世界考古论坛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考古学国际化非常重要也非常成功的形式,被誉为世界上学术性最强、最有深度、组织得最好、内容最集中的国际性考古学研究平台,得到国际考古学界的积极响应和广泛赞誉。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要求加强对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的传播,这是给我们提出的重要任务,也揭示了我国考古学界目前存在的突出短板,即缺乏传播考古研究成果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我们迫切需要通过通俗读物、系列纪录片、专题电视栏目、网络讲座、文物展览、遗址博物馆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等多种形式,切实加强对考古成果的宣传和普及。对此,考古工作者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职责,必须通过各种方式下大气力宣传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脉络的研究成果,宣传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和辉煌成就,宣传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作出的卓越贡献。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华文明探源工程〈2001—2016年〉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