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惠娜(世界历史研究所)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的共同要求,展现了党以刮骨疗毒的决心破除沉疴积弊、以凤凰涅槃的勇气推进自我革新的政治清醒。它是扎根中华文化土壤的智慧结晶,体现了对历代兴衰治乱的深刻洞察。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锻造历史研究国家队的必然要求。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回应。历史长河中,王朝兴衰的脉络常与吏治清明或腐败紧密交织。翻阅那些因奢靡成风、官僚主义盛行而走向衰败的王朝史籍,我们会清醒认识到,“四风”问题将对党和国家事业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用具体而细微的纪律要求,为工作作风树立了清晰坐标,让规矩底线成为不可逾越的红线。严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对党纪国法的敬畏,也是对历史规律的尊重。作为历史研究者,更不能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裹挟,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到实处,落实到科研工作的每个方面。
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求我们牢记“国之大者”,全面、深入地理解和领悟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只有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行动上才能自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我们提供了最权威的理论源头活水,为更好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注入了强大的思想动力。深刻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立场的坚定、视野的开阔和方法的掌握,为我们立足岗位践行“三项共识”提供了更坚实的学理支撑和更清晰的方向指引。我们要把理论与实践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注重到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在实践中发现真问题、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问题,拿出更多有思想分量、对策质量、价值含量的研究成果,以高质量成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求我们牢记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社科领域的研究绝非“书斋里的学问”,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把牢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和价值取向。在科研工作中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践行“人民至上”宗旨,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努力回答好时代之问、人民之问。我们要把坚强党性转化为推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内在动力,确保科研工作始终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服务于人民的根本利益。
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求我们坚守清正廉洁之本,以严谨求实的学风作风展现新时代社科人的良好面貌。廉洁自律绝非宏大口号,它渗透于科研与管理的每一个日常缝隙。在学术研究中,我们要弘扬优良学风,恪守学术道德,践行科研诚信,在论文写作、期刊编辑、经费管理等方面强化纪律规矩意识,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作为历史的研究者与书写者,我们的笔触必须公正,我们的心灵必须澄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倡导的务实、清廉、自律,与历史研究追求真相、敬畏事实的本质高度契合。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历史学者唯有自身作风过硬,时刻以纪律准则为甲胄,抵御一切侵蚀学术纯粹性与研究公信力的诱惑,才能担当起守护历史真实、传承文明薪火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