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百年党史昭示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
2022-01-07 来源:《社科院专刊》2022年1月7日总第590期 作者:杨洪源(哲学研究所)
分享到: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强调,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这一重要论断和深刻认识,揭示了我们党把握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关键、坚持实践发展与理论创新的有机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及重要意义,昭示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强大力量。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系统考察特定的历史时代与外部世界、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从其理论来源中脱颖而出,最终升华为新世界观和科学理论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立足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以实现人的真正解放为目标,揭示出历史运动的本质,指明了时代发展的方向。它的诞生犹如人类思想史的壮丽日出,没有一种理论能达到它的高度,也没有一种思想像它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极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创新是理论发展的永恒主题和内在动力,也是实践深化、社会变迁、历史前行、文明进步对思想理论的必然要求。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说过,我们的理论不是僵化的教义,而是对历史过程的阐明,是研究的方法、行动的指南。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极为艰巨、极富挑战性的伟大事业,既要反对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又要反对轻视理论的经验主义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更离不开全世界马克思主义者从理论到实践的共同努力。

  任何科学理论必须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真正发挥作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科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飞跃,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百年党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在实践发展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创新的起点和着力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的重大时代命题。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和主要任务,就在于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创造民族复兴的根本社会条件,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完成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长期艰辛探索得出的、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实践经验,进行了理论概括和思想升华,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提供了科学指引。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其思想精髓在于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它作为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认识。正是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等主要任务,奠定了民族复兴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完成了中国从一穷二白的人口大国大步迈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步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人民尽快从贫穷走向富裕,为民族复兴提供富有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依次通过对何为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怎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实现何种发展和怎样实现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的解答,先后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取得的上述理论成果,从发展的道路、阶段、动力和战略,主要任务、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等全方位角度,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和进一步丰富;它以新的思想、观点、方法,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成为这一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分析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领导中国人民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的各个领域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民族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入概括并充分运用百年党史中的重要经验,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作出了重点总结和系统归纳,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许多重大原创性贡献,为激活和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作出突出历史性贡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理论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实践的发展。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伟大实践,使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在中国得到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之光,不论是科学性和真理性,还是人民性和实践性,抑或开放性和时代性,都在中国大地上照耀出璀璨夺目的色彩。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绝对科学的,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

  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持续取得成功,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胜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坚持用鲜活的中国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以持续不断的理论创造力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极大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意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伟力,不仅向全世界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崭新形象,而且推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朝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方向发生重大转变。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时代党建研究中心委托课题“中国共产党百年制度建设与中国巨变”(2021004)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