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温济泽教授与研究生院
2024-12-2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李尚英
分享到:

  李尚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每当我到位于北京良乡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时,一眼望到一排排排列整齐、错落有致的大楼和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以及宽敞明亮的办公楼、图书馆、教室,不由得想起它的前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学院主要创始人、著名新闻学家温济泽教授坚强而有力领导下,艰难而有成效的创业历程,真是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我是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的,做清史专业研究生。当看到录取通知书让我们到北京师范大学报到时,心中不解:“研究生院在哪?在北师大吗?”

  当年10月来到北师大校园报到时,才知道研究生院是1978年初经党中央批准建立的我国第一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院,院长是周扬,温济泽(我们都习惯称之为温老)担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由于是初创阶段,“地无咫尺,房无片瓦”,教职人员、教学设备、图书、教材、教室一无所有,临时召集来的十多个职工中没有一个是行家里手。当时已届六旬的温老,怀着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不负上上下下的强烈要求和5000名报考学子的急切期待,毅然决然地受命于危难之中,一直与大家风雨同舟,大干苦干,常常忙得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有时甚至喝不上水,先是把录取人数由原定的150人陆续增至200多人、300多人,最后招收了448人。接着又马不停蹄地在城里和郊区东奔西跑,上下联系,左右交涉,实地勘测,有时忙得不能按时吃饭,只在街头地摊上吃碗馄饨充饥。白天奔波劳累,夜晚回到办公室还得加班加点处理日常工作。工作人员怕他伤了身体,多次问他吃点什么,他最多只要一碗鸡蛋面。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在北师大、十一学校、人民日报社领导的无私帮助和支持下,研究生院在这三地简陋而又艰苦地办起了学,并于当年10月11日,按时举行了开学典礼。其间,工作的繁忙、艰难、忙乱甚至狼狈不堪程度,大概只有温老和他带领的工作人员知道。

  在这办学的三所学校中,北师大是研究生院院部所在地,大多数研究生都在这里学习,教职员工也都在这里办公。研究生上课、休息,有北师大提供的教室和8个人一间的宿舍,由于当时未能建图书馆,研究生们自习、查资料时一般到该校的图书馆。至于院部人员和老师们的办公场所、学生们的阅览室和资料室只是在北师大校园空地上搭建的木板房。木板房里冬冷夏热,冬天生火炉,夏天可以吹吹电扇。但同学们都乐在其中,决心要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好好学习,把失去的年华找回来。

  在开学典礼上,首任院长周扬指出:“现在我们所要办的新型研究生院,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研究生院“是一个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大学校,不仅要培养马克思主义的学者,更重要的是培养马克思主义的战士”。作为研究生院的实际掌门人温老,坚定地执行了这一办学方针,但又强调“把研究我国当前现代化建设中的主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摆在首要地位,同时要研究祖国的历史遗产,研究外国的先进经验和历史遗产”。他主持的院党委,把通读、精读《反杜林论》《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作为全体研究生第一学年政治理论课学习的必读书目。温老还亲自为我们讲授《反杜林论》中哲学部分的一些章节,引导研究生在学习理论时要密切联系历史与现实的实际,鼓励我们深入到社会实践中去,不能死读书本。“马厩里养不出千里马,花盆里长不成万年松。”他还说,在举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如果谁依然还在墨守成规,一味因循守旧,不思进取,那他只配回家卖白薯!温老在一次研究生大会上回顾了自己在国民党监狱中,不顾敌人严刑拷打与恶劣环境的摧残,坚持苦读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著作的感人情节,并颇带感情地说:“我从18岁到23岁,在这个地狱里度过了1870多个日日夜夜。这就是我的青春岁月啊!”“我领悟了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切莫虚度年华,要使自己有限的短暂生命,在人类创造历史无限的伟大的事业中得到延伸,要尽心尽力地完成时代赋予自己的历史使命而无怨无悔。”只言片语,却显示了一位革命老人的博大胸怀和生命不息、为人民服务不止的崇高精神!

  温老还亲自指导毛泽东哲学思想和新闻学理论两个专业的研究生,开设过“毛泽东哲学思想”和“新闻学理论”两门主课。他从事过多年新闻广播工作,将工作中得来的宝贵经验和教训用到教学中。无论是讲授公共课,还是专业课,温老都确如其学生所说:“一副慈眉善目、和颜悦色的长者、学者风度,每次讲课都是娓娓动听、美不胜收。”他的课“不仅是生动的专业课,更是受益匪浅的人生课”。温老就是这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培养马克思主义学者、为解决当时社会科学和新闻工作人员青黄不接的困难作出了突出贡献。

  温老主持的院党委,把“实事求是,艰苦朴素”定为研究生院的校风。他不厌其烦地对我们讲,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党的历史上多次出现因不实事求是而给党和人民的利益造成巨大损害的事件。温老个人就屡遭其难。他积极提倡在全院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关系,即相互尊重、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和教学相长、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的亲密的同志关系。他多次强调,在研究生院要创造一个学术民主、讨论自由的气氛和环境,在自由讨论中坚决贯彻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全院师生要敢于讲真话、讲实话,实事求是,按实际情况办事,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粉饰浮夸,也不讳疾忌医。为此,温老身体力行,与研究生们建立了更进一步的互信和友谊。在“实事求是”、按实际情况办事上,我有一个深刻体会。我们十多个人毕业后留院工作,院领导积极为我们解决两地分居问题。大约1984年,院里争取到了一个名额。我想,首届毕业生中该解决的差不多解决了,这次也该按顺序轮到自己了。结果又没轮到我。编辑部领导对我很是同情,亲自去找温老谈此事。温老和颜悦色地说:“给这位同志解决此事,是因为他来院就能上课,而我们院正缺教这门课的老师。”我听后当然不免心生怨气。但当头脑冷静下来后,我想自己也深受党的教育多年,懂得遇事不能总是先想自己,应该先是集体而后才是个人。温老处理此事不正是贯彻他“实事求是,遇事按实际情况办事”的原则吗?这样一想,自己的怨气也就烟消云散了。1985年接任的领导孙耕夫先生采纳了校友高宗泽(留校后为院长办公会议成员)的建议,解决了我的两地分居问题。

  在温老的谆谆教诲和言传身教下,研究生们都自觉、刻苦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以此指导自己的专业学习,毕业后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不同成就。在研究生院二十周年庆典时期,许多回院参加活动的毕业生,在座谈会上纷纷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打心底里崇敬和钦佩这位可敬的导师。也正是这样,在1981年首届毕业生毕业典礼和1998年建院二十周年大会上,温老都赢得了超乎寻常的暴风雨般的、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这掌声深切表达了对温老为研究生院鞠躬尽瘁、全身心奉献的精神和忘我工作的崇高品质的无限敬仰。

  1982年,适逢延安整风运动时毛泽东倡议并亲自主持编成的《马恩列斯思想方法论》一书出版四十周年,温老向中宣部建议,根据现实需要,在该书基础上重新编辑出版,获得了批准。之后,温老亲任主编,组织了研究生院的教授和已毕业的研究生多人编成了《马恩列斯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一书,作为本院学习哲学的一本重要参考书。此书出版后,得到江泽民、李瑞环等中央领导的肯定。

  研究生院建院之初,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结合、渗透、交叉运用,已经成为世界上的一种潮流。温老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发展趋势,多次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领导联系、交流,并共同促成了1984年12月由两个研究生院联合主持的“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术讨论会”的召开。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反响也很大,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进一步的结合与交叉运用。

  温老还是我院学报的创办者和首任主编。研究生院建院后,温老即着手筹备出版学术刊物的工作,并于1981年1月出版了《学习与思考》,1985年正式改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研究生们为此欢欣鼓舞,高兴地说:“咱们院有了自己的刊物,我们写的东西就有地方发表了。”如今,学报在国内外学术界均有一定影响,历届毕业生都从内心里深深敬仰为栽培自己而付出心血与辛劳的老院长。

  首届研究生毕业后,温老不仅没有得到一丝轻松,相反,依然以饱满的热情、艰苦的工作,为新校舍奔波和忙碌着,终于在1983年将研究生院校址确定在望京地区,1985年温老离休前建成,并投入使用。从此,研究生们结束了东奔西跑的“流浪”生活,有了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和学习场所。现在,让温老不曾想到的是,正是这个望京校区,成了温老和研究生院办院元老们的丰碑,并将永远镌刻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史册乃至新中国教育史册上,激励着后来者永远向前!

责任编辑:吴屹桉(报纸)赛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