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和新发展社会学
2021-10-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0月15日第2266期 作者:李培林
分享到:

  中国的走向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社会学是伴随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发展的,每一次现代化的巨大变迁,都产生了具有世界影响的社会学的发展理论。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被称为“东亚奇迹”的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实践,至今还没有产生具有世界影响的社会学理论和学派。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包括中国社会学在内的东方社会学,更加需要理论上的建树。从国际社会学的理论构建来看,“新发展社会学”是一个具有学术积累传统、丰富实践基础和理论构建潜力的选择。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中国式现代化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色,中国基于自身的新发展经验,已经形成了系统的理论认识,为构建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经验的新发展社会学奠定了基础。

  中国走向现代化是一场非常罕见的巨大社会变迁

  这种“罕见”突出地体现于它的巨大人口规模。世界现代化进程已经进行了几百年,至今全世界实现现代化的发达国家的总人口也还不到10亿人。在人口比较集中的现代化经济体中,欧盟有4亿多人,美国有3亿多人,日本有1亿多人。而中国是14亿多人共同走向现代化,东方和西方现代化的版图将会因此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种现代化的庞大规模,是西方一些政客决意打压中国的一个深层理由,他们往往认为中国的崛起就意味着自身的相对衰落。西方发达国家的不少民众,也存在一种可以理解的对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焦虑。其实,世界现代化的历史一再证明,世界之大可以容纳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就像中国的发展实践已经很好地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

  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是两个重大转变同时进行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迁,由两个重大转变组成:一个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即经济体制变革转轨的过程;另一个是从农业社会、乡村社会、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城镇社会、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即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两个转变的同时进行,在现代化历史上非常特殊。有学者把中国现代化放在“市场转型国家”的理论框架去解释,与苏联解体后的国家和东欧的前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进行比较;也有学者把中国现代化放在所谓“东亚儒家文化圈”的理论框架中去解释,与东亚“四小龙”的经济起飞过程进行比较。而实际上,中国的现代化与这二者都有很大不同。这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同时进行的双重重大转变,需要一种新的理论解释框架。

  中国式现代化实现跨越式发展并出现发展阶段的叠加

  西方经典现代化理论根据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曾断定,现代化是一个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社会城市化、文化世俗化、组织理性化的整体过程,是从传统社会结构类型转变为现代社会结构类型。但中国的走向现代化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特征,即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很多国家上百年的发展历程。在这种跨越式发展中,由于发展的各个层面的不平衡,中国在发展中呈现出发展阶段的“三期叠加”,我们要同时面对和解决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发展问题。正是由于这种发展阶段“三期叠加”的特点,中国在取得令世界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同时,用现代化的标准衡量也存在诸多不尽人意的发展问题,包括城乡发展的差距和人的现代化素质。

  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全球化背景和东方现代化的世界影响

  过去的发展社会学理论并不缺乏世界视野,也从国际经济秩序、国际分工或依附发展的角度讨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关系,并构建了由边陲国家、半边陲国家、核心国家构成的现代世界体系的重要理论框架。但中国今天走向现代化面临的全球化,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其开放程度和复杂性都前所未有。用以往的现代世界体系理论、“冷战”历史背景下的“两大阵营”理论以及“文明冲突”理论,似乎都难以深刻解释现在新的国际经济政治格局。新发展社会学需要一种新的基于全球化发展的世界经济政治体系理论,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开创合作共赢发展的新时代。

  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民族记忆

  近代以来,中国饱受列强侵略欺凌、签订不平等条约和丧权割地赔款的耻辱。据有关学者测算,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的近代中国,因战败等原因根据不平等条约所需支付的战争赔款总值高达10亿多两白银。在世界现代化的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其他国家,财富被如此巨大规模地掠夺。鸦片战争之后,启蒙、救亡、变法、图强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主题,并历经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等近代史上的政治社会运动,虽然推翻了帝制,但国家仍然四分五裂、积贫积弱。中国在变法图强的道路上,引进过各种主义和思潮,尝试过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和总统制,但均以失败告终。中国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选择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和政体,这是一种历史的选择。

  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贡献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其走向现代化对世界的最大贡献,就是大规模地减少贫困人口。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1年,世界上每100个生活在贫困线下的人口中,就有43个是中国人。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数最多的国家,有7亿多人摆脱绝对贫困,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没有侵略其他国家,没有掠夺他国的资源和财富,也没有向其他国家输出难民。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已经约5亿人,是世界上潜力最大、增长最快、规模庞大的单一消费市场,这将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责任编辑:张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