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廖建裕深耕印尼华人研究
2021-02-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2月8日第2107期 作者:陈杰
分享到:

  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之间的历史交往源远流长,明清时期大量中国移民来到印尼,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开拓、艰苦奋斗,为印尼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印尼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中国是印尼的重要贸易伙伴,研究印尼和印尼华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多国学者对于印尼华人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获得了很多优秀的学术成果。在众多海内外研究者中,廖建裕(Leo Suryadinata)当属领军人物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自1957年迄今,他先后独著、合著及主编的中文、英文和印尼文各类作品有80余部,在报纸、学术期刊、论文集等发表的各类文章有上千篇,堪称著作等身、硕果累累。

  学术研究成果丰硕

  廖建裕1941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后前往新加坡定居并就读于南洋大学,1962年进入印度尼西亚大学攻读印度尼西亚史,1965年获得硕士学位,又赴澳大利亚和美国留学,并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此时,他已经开始研究印尼华人问题。

  1975年,廖建裕回到新加坡,在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工作,1982年转入新加坡国立大学任教。1998—2004年,他担任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会长,2006年接任新加坡华裔馆馆长,8年以后卸任。现为新加坡尤索福伊萨东南亚研究所资深访问研究员、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兼任教授。在其学术生涯中,廖建裕从不同层面和视角为我们梳理展示了印尼华人问题的历史渊源和现实矛盾,他所提出的有关印尼国族构建的理论观点对于印尼国家与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在其学术生涯早期,廖建裕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印尼早期华人历史,他认为“不懂得尊重自己历史的民族无法成为伟大的民族,不了解自己历史的族群不能成为优秀族群”。他先后出版了《二战前的爪哇土生华人报业》《现阶段的印尼华族研究》《印尼杰出华人传记》等著作。这些作品成为研究近代印尼华人社会的经典文献。

  廖建裕采集研究了大量原始资料,访问了部分亲历者,从客观理性的角度剖析印尼华人社会。他认为在研究印尼华人时,要注意分析“土生华人”和“新客华人”间的群体差异和族群认同。他还对华人与当地社会的融合同化问题、华人参与印尼政治生活问题,以及各华人群体之间和群体内部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其论文《战后印尼民族主义与土生华人》中,廖建裕对印尼土生华人与印尼民族主义运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剖析,指出印尼华人今天的处境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廖建裕以多种语言出版和发表学术著作及论文,其学术作品语言平实,力求让更多的社会大众认识和了解印尼华人历史与现状。他没有遵循传统研究模式,而是从当地原住民的视角和经济层面探讨华人在当地经济领域所处的地位及其发展态势,分析了印尼原住民对华人的看法,并论证了这些看法是如何在政府对华人的政策中得到体现的,以及华人因此受到了何种经济和政治影响。在1978年于新加坡以英文出版的《印度尼西亚原住民、华人少数民族与中国:概念与政策研究》一书中,他从政策和经济层面分析了印尼华人社会与当地原住民矛盾形成和发展的背景与渊源,认为综合各种因素考量,印尼华人的同化还是一个难以预测的未知数。该书于1984年5月用印尼文以《华人少数民族的困境》一名在雅加达出版,受到印尼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印尼较为具有影响力的政治刊物《时代周刊》(TEMPO)还曾转载该书的部分章节。

  推动印尼华人研究发展

  近年来,有关东南亚各国华人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作为海外华人研究知名学者,廖建裕在推动海外华人研究的学科建设、学术交流和学术著作出版方面不遗余力。他认为华裔馆的使命就是探讨海外华人相关课题,因此在出任新加坡华裔馆馆长后,积极推动有关华人问题的学术文献的出版和各类学术研讨会的召开。仅在2007年一年中,新加坡华裔馆就联合其他学术机构举办了“全球化中的印尼华人”“全球化中东南亚华文报刊的机遇与挑战”“华族移民比较研究:适应与发展”等学术研讨会。2010年5月,由新加坡华裔馆和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七届海外华人研究国际会议在新加坡召开,廖建裕是这次会议的主席之一。

  在学术出版方面,廖建裕就任新加坡华裔馆馆长后,除了推动编辑出版《华裔馆通讯》,还先后组织编辑出版了几部重量级文献,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在担任华裔馆馆长之初,他就制定了计划,决定编纂关于东南亚各国著名华人生平的《东南亚华裔名人词典》。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编辑人员的辛勤工作,这部收录东南亚3000余名杰出人士生平的作品于2012年由新加坡东南亚研究院出版。

  廖建裕还自任主编,组织邀请来自世界各国的73位学者撰写了129篇论文,于2015年以印尼文出版了名为《华人在印尼民族建设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贡献》的论文集,参与其中的学者用各自的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论证了华人在印尼国家建设中的角色和贡献。此书的出版受到多方面关注与高度评价。

  关注印尼华人社会融入问题

  印尼的国家建设,涉及经济秩序的重建、族群问题的厘清和有序政治的架构。长期以来,在政治上的边缘地位与经济上的相对优势地位,使得印尼华人居于一种矛盾的社会处境。每当印尼面临政治上的动荡或经济危机时,华人便可能成为一些人的攻击对象,生存环境也可能恶化,20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和2019年印尼总统选举时发生的骚乱事件便向世人佐证了这一点。如何化解社会矛盾,是印尼经济社会建设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廖建裕十分关注此方面的问题,也进行了深入思考,其研究成果和理论观点主要体现在5部作品中,即《东南亚的华人》《东南亚的华人与民族建设》《东南亚的族群关系与民族建设》《印尼华人:国家政策、单元文化与多元文化》《东南亚的国家建构:国家、种族、土著和公民身份》。

  在《东南亚的国家建构:国家、种族、土著和公民身份》一书中,他对与东南亚地区国家和国家建构有关的各种理论框架进行了总体回顾,列举了东南亚5个主要国家的实例,探讨了经济全球化时代东南亚各国在国家建构领域面临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该书旨在用历史学和政治学的方法考察东南亚国家的形成,同时在东南亚的整体背景下分析与民族有关的概念,如种族、国家、原住民等。

  在谈到印尼的华人问题时,廖建裕认为印尼华人首先是一个多元化族群,从历史上看有土生华人和新客华人之分;从宗教信仰上看,存在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多种信仰;从经济条件上看,不同群体间存在一定的贫富差距;从文化认同上看,大多数华人已经印尼化。廖建裕所获得的调查数据显示,近半数的印尼华人将中国视为遥远且陌生的祖居地或仅仅是个“外国”,而有93.79%的华人视印尼为他们真正的祖国。不仅印尼华人如此,廖建裕在调查中发现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华人群体也展现出了对所属国的国族认同,他们已经把自己视为东南亚各国的一分子。在此基础上,廖建裕认为,总体上印尼华人的政治和文化认同已呈现当地化趋向。

  在《理解东南亚华人》一书中,廖建裕从国家和国际两个层面来审视华人问题。首先,讨论了华人和中国的关系,涉及移民、国籍、商贸发展等;其次,论述了中华文化在地化和各类身份认同问题;最后,通过对印尼华人社会、国家和华人政治生活的案例研究,展示了与印尼华人相关的各个层面,揭示了华人这个多元而重要的族群的复杂性。他认为,印尼华人应该积极融入当地社会,更为积极地参与政治事务;作为印尼的一分子,华人应该与国家一起发展,并为当前的建设出力。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廖建裕一直活跃在学术界,针对各种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不仅是一位学者,也是一名斗士,坚持不懈地为华人扎根印尼做出努力。通过对廖建裕学术生涯和学术思想的回顾,我们可以比较深入地了解印尼华人社会的发展历程,以及印尼国族建构的基本思路和发展趋势。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张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