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奥林匹克运动的“北京时间”:一起向未来
2021-09-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丹
分享到:

  新冠肺炎疫情让2020东京奥运会成为历史上特殊的一届奥运会。赛场上,各国运动健儿同台竞技给疫情笼罩下的世界带来激情和梦想,也让人们对明年春天召开的2022北京冬奥会更加充满期待和希望。

  但与此同时,西方反华势力也持续进行着抹黑北京冬奥会的一系列政治操弄。自今年年初起,西方反华势力借奥运会议题,发起了针对中国的政治战、外交战和舆论战。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等政客以中国所谓涉疆问题为借口,呼吁各国“外交抵制”2022北京冬奥会。向来紧随美国的欧洲议会,也通过决议对北京冬奥会发难,叫嚣“欧洲理事会应该抵制北京冬奥会”。

  把体育问题政治化是西方反华势力的一贯伎俩,早在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前夕,美国就曾借题发挥,污蔑抹黑中国。所谓“外交抵制”北京2022冬季奥运会不过是故伎重演。对中国的施压,反映了西方反华势力对中国根深蒂固的政治偏见和意识形态敌意,也充分暴露出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秉持的极度虚伪的“双标”立场和时空错乱般的霸权思维。

  根据奥林匹克宪章要求,将体育运动政治化违背奥林匹克宪章精神,损害的是各国运动员的利益和国际奥林匹克事业。奥运会不仅是一场全世界的体育盛会,更是全世界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运动员之间的一次交流,是增进理解、促进和平与对话的最好平台。

  中国自古有“智者搭桥,愚者筑墙”的说法。以桥通天堑,越走越宽;以墙阻联系,注定四面碰壁。奥运会旨在架桥,架起沟通世界的桥梁,那些鼓噪抵制北京冬奥会的西方政客,实际上是在筑墙。在全球化时代筑墙是何其愚蠢的行径,这种扭曲和狭隘的心态同世界发展大局格格不入。

  今日之中国已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的和平崛起加剧了美国反华政客的焦虑与不安。他们排斥和围堵中国,把中国的合理诉求看作对美国利益的损害,把中国的正常发展视为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为了打压中国,美国一些人抱残守缺,固守霸权思维,强化孤立主义,在对华政策制定上越来越妄动和极端,与中美两国人民希望加强交流合作的愿望背道而驰,这不仅会严重损害中国的利益,也将危及美国民众的福祉与世界的和平稳定。

  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明的多样性要求我们,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交流互鉴,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去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相融共生的态度去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世界文明在互学互鉴中发展。

  奥林匹克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奥林匹克运动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交融互惠的现实平台,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深深镌刻着文明前行的烙印,它象征着不屈不挠的力量和人类团结。国际奥委会第138次全会日前表决通过,在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之后,加入“更团结”,为奥林匹克精神注入新内涵。在全球疫情肆虐的特殊时期,“更团结”的表述重在倡导超越国别、种族、意识形态分歧,反映了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体现了人们对命运与共、共克时艰的渴望。“更团结”不仅是奥运理念在当前国际环境下最可贵的体现,更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升华,蕴含着人们对更合理的世界秩序的期盼与追求,与中国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契合。疫情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带来前所未有的启示:人类命运与共,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战胜困难,创造美好未来。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各国休戚与共,同舟共济。中国始终坚持多边主义和平等对话,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开放包容。和平发展所构想的理想国际环境,无论是国际关系格局还是奥运格局,都应当是多元多极多赢的局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奥林匹克精神有着内在高度契合性。

  历史和现实表明,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鼓噪“中国威胁论”“文明冲突论”等新冷战论调,人为造成隔离甚至隔绝,只能把世界推向分裂甚至对抗,而对抗将把人类引入绝境。一个分裂的世界无法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在后疫情时代,人类正站在过去和未来的交汇点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倡导卓越、友谊、尊重和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通过体育运动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体现了奥运会的永恒理念。和合共生,美美与共。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战,奥林匹克运动将成为黑暗隧道尽头的光芒,将把斑斓多姿的人类文明汇聚在一起,庆祝团结与坚韧。“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将再次照亮通往共同美好未来的道路。

  世界因交流而精彩。北京2022冬奥会必将彰显文化和团结的力量,以宽广的胸怀海纳百川,搭建起人心互通的桥梁,一起向未来。

  (作者:张丹,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