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AfCFTA背景下中国对非投资促进非洲大陆包容性发展
2021-09-03 来源:《社科院专刊》2021年9月3日总第574期 作者:董惠梅(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分享到:

  非洲各国一直抱有摆脱殖民历史阴影、实现联合自强的夙愿。规划建成非洲大陆自贸区(AfCFTA)是这一愿景的具体体现。早在1991年6月,非洲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举行的非洲统一组织第27届会议上即通过了《阿布贾条约》,宣布正式成立非洲经济共同体。2015年1月,非盟通过的《2063年议程》提出建设一个稳定、繁荣与一体化非洲的构想。同年6月,非洲国家决定开启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谈判。截至目前,在55个非盟成员国中,除厄立特里亚外,其他54个成员国已签署《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定》。2019年4月,第22个成员国已批准协议并向非盟贸易与工业委员阿尔贝特·穆钱加递交批准书,这意味着自贸区已达法定最低批准成员国数量门槛,按照法定日程正式生效。2021年1月AfCFTA正式启动,中非合作迎来新的契机。

  AfCFTA助推非洲国家实现可持续及包容性增长

  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举足轻重。自1995年以来,非洲的经济发展表现突出,经济增长令人赞叹。然而,尽管非洲经济增长率高,但惠及面不够广泛,贫困率依旧居高不下,相关增长在创造就业、缩小不同阶层和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及促进非洲经济结构转型方面还不尽如人意。虽然许多非洲国家赤贫人口比例在下降,但非洲大陆仍未能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非洲大陆陷入了5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有超过40个国家经济增长率跌至负值。在社会服务方面,性别与地位的不平等依然是一大挑战。经济增长“遗漏”这些关键要素,就难保增长的可持续和包容性。就此而言,我们将此称为非洲增长的“悖论”。

  相比于以往的区域贸易协定,AfCFTA的目标内容更加丰富,不仅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还涉及关税同盟、社会经济、性别平等、结构转型、区域价值链发展、农业发展、粮食安全和工业发展等方面。同时,《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定》第二部分第三条明确提出,促进和实现缔约国社会经济发展、性别平等和结构转型的可持续和包容性。

  殖民历史使得非洲的经济结构发生扭曲,其经济主要服务于宗主国而非人民。此外,殖民地的经济主要通过宗主国发生联系,这减少了非洲大陆内部的经济交流。因此,非洲大陆的经济结构表现出外向联系机制的单一性。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公布的区域内贸易数据,从对非洲次区域的比较来看,非洲次区域区域内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001—2019年,非洲五大次区域该指标的平均值从高到低分别为东非13.78%、南非8.89%、西非8.59%、北非4.07%和中非1.63%。从对非洲、美洲、亚洲和欧洲的比较来看,2001—2019年区域内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平均值最高的是欧洲,为71.12%,其次是亚洲58.15%,美洲57.22%,而非洲这一指标值只有12.99%。非洲大陆的内部贸易水平较低,对外贸易依存度高。此外,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也是经济一体化的两大阻碍。2019年,非洲国家的关税税率平均为6.1%,且企业在非洲境内出口的关税要高于出口至非洲境外的关税,区域内贸易面临高关税壁垒。同时,非洲国家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海关效率低下,使得贸易便利化程度较低。因此,非盟成员国意识到,为了深化非洲大陆经济一体化,实现各缔约国可持续及包容性增长,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和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为缔约国之间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营造一个大且安全的市场;需要解决多重贸易制度问题,保证政策的连贯性,包括处理好与第三方国家的关系,制定明确、透明、可预测和互利的规则,以管理缔约国之间的货物和服务贸易、竞争政策、投资和知识产权,故而非盟成员国推动了AfCFTA的建立。

  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重要意义

  第一,中国对非洲投资缩小非洲基础设施差距。21世纪,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流量增长迅速,从2003年的0.7亿美元开始,到2018年增长至54亿美元。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存量在15年间增长了近92倍,从5亿美元增至461亿美元,中国已成为非洲大陆的主要投资者和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改变了发达国家FDI(国际直接投资)在非洲的主导地位。虽然2014—2018年在非洲投资项目数量最多的三个国家分别是美国、法国和英国,但中国是投资金额最高的国家,投资金额是法国或美国的两倍。中国投资者在非洲比发达国家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除金额增加以外,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重要性因其投资的行业分布而更加突出。截至2018年底,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存量前五大领域(占总量的85%)中,基础设施建设获得的中国FDI最多,占32%。良好的基础设施和贸易物流能够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内低成本顺畅流动,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提高区域内的生产能力,这对于提高非洲区域贸易和投资规模至关重要。目前,非洲国家的基础设施普遍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平均水平,特别是交通和电力基础设施薄弱导致企业运营成本高昂。中国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经验和竞争优势,使中国可以继续成为非洲国家供水、交通、通信、电力等领域的主要外商直接投资来源。而这一指标是包容性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

  第二,中国对非洲投资促进非洲区域内贸易规模增加。2000年以来,非洲出口快速增长,贸易条件得到改善。中国寻求自然资源的FDI可以直接增加拥有丰富矿藏的非洲国家的出口,如石油、铁矿石、铜和煤炭。中国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所引发的大宗商品价格高涨,不仅改善了非洲的贸易条件,也促进了非洲的经济增长。非洲接受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在自然资源开采和有关服务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对非洲的FDI更集中于基础设施和制造业,这两个行业接受了超过一半的中国FDI。2018年,中国对非洲制造业投资存量59.7亿美元,在中国对非洲投资中占比为13%。投资领域由纺织服装向家具、建材、汽车、家电、医药、五金制品等行业延伸。随着AfCFTA的正式启动,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均将逐步降低,为中国对非洲投资的多元化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并将进一步繁荣非洲区域内贸易,促使非洲区域内商品贸易结构更趋多元化。这有助于降低非洲国家过度依赖初级产品出口导致的经济脆弱性和波动性,提高抵御外部环境负面冲击的能力。

  第三,中国对非洲投资促进非洲的工业化,推动非洲的结构转型。在过去二十几年间,非洲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值均有增长。然而,相关增长既非包容性增长,也没能带来非洲经济的结构转型。而工业化和经济结构的转型,是应对非洲不平等、失业和贫穷等挑战的必要条件。工业化是结构转型的重要动力和产物。工业的三个组成部分(制造业、采矿业和建筑业)恰好是接收大部分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部门。非洲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为非洲的持续增长、就业和减贫提供了更多机会。事实上,工业化已经成为整个非洲大陆的一个竞选承诺,它有能力为所有人带来更高的收入。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在全球工业竞争力排名第三,中国跨国公司在工业生产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方面具有优势。AfCFTA的建立及启动将进一步为中国跨国公司在非洲提供发展机遇,也有助于推动非洲的经济结构转型和工业化进程。

  第四,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所体现的技术往往更适合非洲国家。通过FDI走向国际的企业必须拥有特殊的优势,以克服国外生产的固有劣势和高成本。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拥有领先的技术、品牌和其他知识产权优势,而中国跨国公司所使用的技术更多地依赖廉价劳动力,与非洲当地企业的生产工艺能力、组织结构更为匹配。因而,中国跨国公司的技术更容易被非洲当地企业所吸收,也能更有效地与当地资源禀赋相结合。

  总之,非洲国家过去二十多年的增长令人关注,但非洲仍旧贫困,失业和贫富差距有增无减,制造业停滞甚至衰退。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非洲很难甚至不可能走上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的轨道,也很难快速赶上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AfCFTA的建立及启动,将为建设可持续和包容性的非洲经济提供动力来源。中国应在AfCFTA背景下,进一步扩大对非洲直接投资,进一步提高投资的质量和效率,在互利共赢的前提下,为非洲的可持续及包容性增长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张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