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中国和巴西携手推进“全球南方”合作
2025-09-12 来源:社科院专刊总第797期 作者:李慧(拉丁美洲研究所)
分享到:

  李慧(拉丁美洲研究所)

  近年来,“全球南方”国家在经济、政治和国际地位等方面全方位崛起,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力,成为影响世界格局走向的重要因素。中国和巴西作为“全球南方”国家的重要代表,其战略合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大国竞争不断加剧的国际形势下,为了实现现代化这一共同目标,中国和巴西在推动“全球南方”国家合作的道路上携手并进。
  “全球南方”是
  两国对外政策的优先事项
  促进全球发展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和巴西同是发展中大国,在发展理念和诉求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全球南方”国家合作已成为两国对外政策的优先领域。2024年10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喀山会展中心出席“金砖+”领导人对话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全球南方’国家共同迈向现代化是世界历史上一件大事,也是人类文明进程中史无前例的壮举”,“中国始终心系‘全球南方’、扎根‘全球南方’,支持更多‘全球南方’国家以正式成员、伙伴国、‘金砖+’等形式加入金砖事业,汇聚‘全球南方’磅礴力量,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南南合作在巴西对外政策中居优先地位。巴西总统卢拉曾经表示:“把我们团结在一起的利益远远多于使我们分开的分歧。承认‘全球南方’国家的身份意味着我们可以从相似的角度看待世界。”二战结束至今,虽然巴西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发展中国家的态度有所差别,但总体上呈现较强的延续性。二战期间,巴西曾是拉美唯一大规模派兵参战的国家,同时也从美国获得巨额的经济和军事援助。战后,随着美国战略重心向欧洲转移,美巴关系陷入停滞。为了寻求独立的发展路径,摆脱对发达国家的依赖,在雅尼奥·夸德罗斯、埃内斯托·盖泽尔和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任职总统的三个时期,巴西的外交政策明显向南方国家靠拢。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盖泽尔政府宣布放弃与美国的自动结盟政策,大力开展第三世界外交,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或恢复外交和经贸关系,并改变了对中东和非洲的外交政策。卢拉执政期间,中国和巴西持续深化政治互信、拓展务实合作,双边战略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
  携手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
  中国和巴西在1974年建立外交关系,1993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12年,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24年11月,应巴西总统卢拉邀请,习近平主席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双方一致决定,将双边关系定位提升为“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
  实现现代化是中巴共同的目标。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曲折起伏,各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程充满艰辛。实现现代化是中国近代以来矢志奋斗的梦想。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复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巴西的自主现代化进程始于20世纪30年代,其现代化目标不仅包括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还包括提升自身国际地位,其现代化发展经历了从依附战略向自主战略的转变。16世纪初,巴西被欧洲殖民者发现。在成为葡萄牙殖民地及独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巴西逐步进入全球生产体系,成为原材料来源地、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形成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依附性关系。巴西将这种依附关系视作国家不发达的根本原因,希望通过现代化发展摆脱这种关系。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80年来,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为人类进步事业提供重要保障,以协调合作为基石的多边主义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全球治理成为关乎人类共同福祉的重大课题。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强权霸凌行径危害深重,严重冲击联合国等多边机制,全球治理处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当口。如何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成为国际社会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高度关注的问题。
  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也是中巴共同的诉求。21世纪以来,中国和巴西政府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二十国集团(G20)、世界银行等国际多边机制中的合作日益密切。中国先后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等一系列“中国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为国际社会应对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巴西近年来积极参与WTO改革,呼吁增强争端解决机制透明度,争取促成新的贸易便利化协议,并利用担任G20、金砖国家、印度巴西南非对话论坛轮值主席国的契机,不断强化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议题上的立场和利益;同时,支持、推荐本国专家担任美洲开发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的负责人,推广更符合巴西立场的倡议,向世界传递“全球南方”声音。
  2025年以来,美国频繁挥舞关税“大棒”,扰乱全球贸易秩序,对众多出口大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造成影响,中国和巴西先后遭受了巨额关税压力。近日,面对美国以“平衡长期贸易逆差”为由加征的高达50%的税率,巴西总统卢拉予以坚决反对,表示将加强与新兴经济体团结合作,通过WTO、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争取国际社会支持,并考虑联合其他国家向WTO提起联合申诉。在动荡的全球局势和国际治理秩序结构性不公的背景下,以巴西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寻求南南合作、捍卫自身发展权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
  “金砖合作”推动
  “全球南方”发展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已成为“全球南方”国家的重要合作平台。中国是金砖国家中最大的经济体。巴西是今年金砖国家的轮值主席国,提出了金砖合作六大优先领域,即全球卫生合作、贸易投资和金融、气候变化、人工智能治理、多边主义和安全架构改革。
  2025年7月,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第十七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以“加强全球南方合作,推动更加包容和可持续的全球治理”为主题。本次会晤是新成员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尼日利亚等10个伙伴国加入金砖国家后举行的首次峰会。扩员后的“大金砖合作”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战略对话平台,有助于进一步拉紧各国间政治与经济联系,也为“全球南方”国家参与全球治理、捍卫发展权利、争取更多话语权提供了平台。
  2025年也是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开业10周年。新开发银行是首个由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主导的多边开发机构,是“全球南方”国家联合自强的创举,也是“全球南方”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寻求平等地位的必然产物,旨在为金砖国家及其他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项目整合资源。自2015年成立以来,新开发银行已批准超百个项目,贷款总额约400亿美元,成为“全球南方”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助推器。新开发银行的成立打破了长期以来发达国家垄断国际金融体系的格局,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相比其他国际金融机构更加可靠和优惠的融资选择,摒弃了传统多边开发机构附加政治条件、干涉内政的弊端,尊重各国自主发展路径。在当前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逆势抬头的背景下,新开发银行坚持维护多边主义,自2021年启动扩员以来,相继吸纳了孟加拉国、埃及、阿联酋、乌拉圭、阿尔及利亚、哥伦比亚和乌兹别克斯坦等新成员加入,持续向全球多边开发机构迈进。
  中国和巴西的共同努力有效推进了“全球南方”国家合作与发展。然而,改变现有的国际体系必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发展中国家仍然任重道远。正如巴西总统卢拉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所说,在全球范围内,巴西与中国等“全球南方”国家一起可以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巴方希望利用中拉论坛、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等平台,与中方携手发出更强“全球南方”国家声音,捍卫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推动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目标。

责任编辑:王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