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难以达成政治共识的美式民主
2022-01-21 来源:《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21日 11版) 作者:柴宝勇 黎田
分享到:

  民主作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建构和运行的核心理念,深刻塑造与支撑了政治制度与社会秩序。从过程论角度看,民主是一个吸纳众意、维护公理、整合民力的系统科学方法。其中,达成政治共识是民主体系协调复杂利益关系,确立明确发展目标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大量事实表明,美式民主越来越难以掩盖其内在矛盾,难以有效达成政治共识,这一局限性导致民主的本意被忽视甚至歪曲,不可避免地造成一系列乱象。

  政治共识是民主效能释放的关键 

  政治共识是衔接民主机制的重要因素。民主作为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蕴含了人类对于维护自我权益的本能诉求以及实现普遍正义的美好愿景。但即使是在现代社会,实现民主所追求的终极价值也并非易事。一方面,民主机制运行所涉及的政治关系和公共事务高度复杂,另一方面,当今时代社会主体利益取向高度多元化。在此背景下,如果不能有效达成政治共识,就可能造成民主机制中断,使民主仅停留在意见发表、问题发现环节,甚至这种“发表”“发现”也是虚妄的,造成表面热闹但实质无效的局面。

  政治共识的实现程度是判断民主体制科学与否的试金石。民主之所以能够成为现代政治文明发展的目标导向,是因为其本源意涵是通过持续释放政治效能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地位。在民主实践中,达成政治共识是人民意志充分表达、社会分歧妥善化解、国家建设稳步推进的有机过程,构成民主效能释放的政治保障。政治共识的实现程度考验一个国家民主体制运转的流畅性和可持续性。能够凝聚政治共识的民主,可以通过科学方法及时、准确传递各方社会主体的共同目标追求,将最广泛的社会力量动员起来参与国家建设。难以达成政治共识的民主,必将造成无边无际的盲目争论和无休无止的资源内耗,最终走向民主的反面。

  美式民主日渐丧失达成政治共识的基础条件 

  从定期上演的联邦政府关门闹剧,到不断爆发的大规模抗议冲突,无数事实表明美式民主充满了危机和隐患。在美式民主实践中,政治共识逐渐成为“奢侈品”,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公开化、激烈化的政治斗争。这折射出美式民主在价值理念和运行机制层面已背离民主的真实含义,并日渐丧失达成政治共识的基础条件。

  民主价值导向偏移。民主的目的是确保不同分工的社会主体在政治体系中具有平等而真实的利益表达机会,在生活生产中具有自由而全面的长期发展机会。因此,广泛的人民性是民主价值的根本属性。但在资本逻辑下建构起的美式民主,尽管以“民有、民治、民享”为理念标榜,却在实践中堂而皇之地实行“金钱民主”“精英民主”“寡头民主”。美式民主所追求的价值导向,是帮助位高权重的华盛顿政客和资本雄厚的华尔街财团维护既得利益,对美国民众真实意愿的忽视自然导致政治共识的“难产”。

  民主协商机制失灵。民主协商能够引导不同社会主体在特定议事架构下进行有效沟通,从而围绕相关议题形成共识。虽然美国的政治制度设计包含政党协商、国会协商、基层协商等内容,但在政治实践中既没有确保其严格贯彻执行的保障机制,也没有相互衔接搭配的制度整体。在“极化政治”“否决政治”愈演愈烈的情势下,美国民主党、共和党及其代表的各式利益集团相互对立,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在关键议题上冲突频繁,民主协商所需要的公正性、客观性、规范性难以实现,民主协商精神不断遭到消解。

  民主责任意识匮乏。能否有效达成政治共识是对民主参与主体政治能力的检验。虽然美式民主的推销者们经常高谈所谓“国际责任”,但对其国内民众反映强烈的社会问题却经常选择性忽略。美国两党在事关民众福祉的政治议题上相互对垒、相互拆台、频繁“甩锅”,甚至为了达成政治目的不惜人为制造分裂和冲突。在美国,当政者逃避政治责任、滥用国家权力而全盘否定前任政策的做法,甚至成了政治常规。美式民主责任意识的匮乏,给达成政治共识造成体制性的“梗阻”影响。

  民主参与渠道单一。民主不是简单的投票过程,而是一个包含选举、协商、监督等多样化参与渠道的完整链条,只有通过丰富的民主参与形式才能形成广泛政治共识。美式民主将选举视为“靓丽名片”,却全然不顾选举过程的科学性以及选举背后的承诺兑现。在美国的地方选举、中期选举乃至总统大选中,各式丑闻铺天盖地,党同伐异公之于众,许多民众不得不在都不满意的候选人中勉强进行抉择。在热闹的美式选举“真人秀”中,政治共识历经毫无底线的对抗博弈而丧失殆尽,民意也在选举结果产生之日起便被“封存”。

  政治共识缺位导致美式民主名不副实 

  政治共识的长期缺位,造成美式民主乱象丛生。一系列事实向世人清晰展现了美式民主的虚伪脆弱与内在矛盾,昭示了美式民主不仅没有所谓的“优越性”,反而早已名不副实。

  造成社会秩序动荡。美式民主难以达成政治共识,最直接的影响是社会分歧得不到有效管控,在造成社会资源空置和浪费的同时,也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在种族冲突、枪支管控、阶级固化、贫富鸿沟等问题上,美式民主不仅难以发挥出政治效能,反而酝酿出大规模的社会动乱。当事关美国民众切身利益的政治共识难以达成时,美国民众只能通过游行示威的街头政治方式表达不满,在此过程中暴力事件频发,民众生命财产安全难以得到保障。政治共识的缺乏不可避免导致美国社会走向分化和撕裂,美国民众曾引以为豪的国家凝聚力不断遭到侵蚀和瓦解。

  加速程序民主失真。程序民主是民主制度化、成熟化的鲜明表征。虽然美国政客常标榜美式民主是程序民主的“典范”,但政治共识的缺位,却使程序民主与实质民主渐行渐远。例如,在作为美式程序民主代表性实践的总统大选中,两党候选人关心的重点都不是如何听取和整合民众意见,而是斥巨资投放竞选广告、打造总统人设,民主程序沦为政治表演的舞台。再如,美式民主所强调的“两党竞争”“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等原则,非但没有带来公平正义,反而在实践层面异化为“为反对而反对”的“否决政治”的恶性循环,导致美式程序民主形成了运行周期长、工作效率低等特质。

  削弱公共治理效能。民主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保证公共治理效能稳定输出的路径和方法。政治共识的缺位导致美式民主沦为“花架子”,不仅不能给美国公共治理提供资源和动力,反而引发无止境的社会内耗。公共治理效能的不断减弱,直接导致美国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以及对美式民主的认同感不断下降。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美式民主并没有帮助美国社会在疫情防控、社会救济、经济发展等关键议题上取得共识,围绕疫情而形成的口罩争论、疫苗争论、隔离争论还在持续。尽管在许多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但美国昆尼皮亚克大学发布的一项最新民调却显示,在“美国民主处于崩溃的危险之中”这一观点上,有近六成美国人达成了一致。

  (作者:柴宝勇、黎田,分别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内法规与国家监察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责任编辑:崔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