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百年回响 再启新声——第十六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召开
2025-10-17 来源:社科院专刊 总第804期 作者:曹梦雪
分享到:
  中国社会科学报讯  10月12日,由中国语言学会语音学分会主办,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大学语言学实验室承办的第十六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在北京大学召开。来自全国5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会,围绕“中国语音学研究新进展”主题,集中探讨语音学在实验方法、理论建构与跨学科融合等方面的最新成果与未来方向。
  今年恰逢中国实验语音学发端百年。1925年,刘复先生在北京大学创立“语音乐律实验室”,以科学实验方法系统研究汉语声调的物理属性,标志着中国实验语音学的诞生。百年之后,学者们再聚燕园,回溯学科源流,展望语音学在新时代的创新图景。
  开幕式上,中国语言学会代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所长王锋表示,百年来,一代又一代语音学人秉承“实验以补听官之缺”的学术信念,筚路蓝缕、薪火相传,推动语音学在中国语言学体系中不断发展壮大。中国语音学始终与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同频共振,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研究、儿童语言发展以及智能语音技术等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王锋表示,当前,语音学正处在从“声音的结构”走向“声音背后的心智机制与社会功能”的转型阶段;研究方法从传统声学描写扩展到计算建模、脑电成像和多模态分析;研究目标也正从揭示语音规律迈向服务国家语言智能发展战略与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将继续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语言学重点实验室,在脑认知、语言智能、语言资源、语言发展等方向深化合作,推动中国语音学持续创新发展,更好服务大局、服务人民。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副主任程苏东回顾了北京大学语音学研究的悠久传统。他提到,近年来,为服务国家战略与新文科建设,北大中文系整合资源,成立了“语言与人类复杂系统研究平台”等学科平台,推动语言学内涵式发展,并取得系列突破。面对新时代的语言文字研究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使命,他提出,期待本届会议能凝聚学术共识,共同探索推进与国家综合国力相适应的语言文字事业发展之路。
  中国语言学会语音学分会主任、北京大学语言学实验室主任孔江平系统回顾了中国实验语音学的百年演进与学会的发展历史。他表示,随着学科发展,语言学研究已广泛拓展至生理、认知、司法与乐律等众多前沿交叉领域,学科影响力与社会应用范围持续扩大。北京大学语言学实验室自获批教育部与国家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以来,积极承担与国家重大语言战略相关的研究工作,助力国家语言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实验语音学作为中国语言学科学化传统的源头,在当代语言智能与人文科学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承担着重要的时代使命,也展现出蓬勃发展活力。面向未来,中国语音学将继续坚守实证理念,拓展多学科合作,服务国家语言文化战略,推动我国语音学研究迈向更高水平。
  (曹梦雪)

责任编辑:刘颢婧(报纸)齐泽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