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区域社会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2025-07-11 来源:社科院专刊总第781期
分享到:

  中国社会科学报讯  7月4日,中国民族史学会“区域社会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京举办。会议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加快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自主知识体系,扎实推进中国民族史学会会刊《中华民族史论丛》办刊工作。

  中国民族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主任赵天晓在书面致辞中表示,此次会议是中国民族史学会的一项尝试,即以专题研讨会模式支持学会会刊专号的结集出版。健全会刊工作,也是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扎实推进“两镇(阵)一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创新要建立在对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之上,要充分吸收新的学术营养,继续同学界开展广泛而深入的交往交流,凝聚学术共识,碰撞思想火花,努力为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建言献策。

  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彭勇在致辞中表示,区域社会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此次研讨会有高度集中的话题,有共同的研究方法,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区域史研究对“三交”史研究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二者高度契合,对加快中国民族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研究阐释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具有重要价值。

  来自国内2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的师生参会,紧密围绕会议主题,从区域社会史、历史人类学的视角出发,回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领域的热点、重点问题,就“平绥旅行与20世纪30年代顾颉刚的边疆研究转向”“清代布特哈八旗民族的生计变迁与经济交流”“明清时期雁门关武安君庙的历史人类学考察”“清代川南屯田制的变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视域下传统节日的构建及其意义”“明代清水江文书所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燕行录》中的西山文化景观”等话题进行了观点分享。

  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历史研究室主任彭丰文,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园章分别主持开幕式和闭幕式。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民族史学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历史研究室、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承办。

  (杨园章)

责任编辑:王春燕(报纸) 胡子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