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学者研讨新形势下社会工作发展
2025-01-13 来源:社科院专刊总第734期 作者:王春燕
分享到:

  本报讯 (记者王春燕)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工作新使命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成立三十周年分论坛于近日在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崔唯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张树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院长张翼,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光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会长、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名誉会长王思斌,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马凤芝等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姜飞主持开幕式。

  来自全国各高校的社会工作教育者、科研机构学者、政府部门相关人员、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参加会议,并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的新使命、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两大主题展开研究与讨论。

  与会学者认为,新时代以来,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社会工作取得重要成就。当前,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尤其是新兴领域迅速发展,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新就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社会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社会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专业社会工作者要自觉融入新时代党和国家社会工作大局,以更广阔的视野、更强大的协作能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参与构建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社会工作发展须适应构建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新格局。社会治理是新时代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尤其是社区治理、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会学者认为,社会治理更多关注化解社会矛盾、冲突和风险,而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近年来,从社会治理迈向国家治理的趋势愈发明显。社会工作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将这一理念灌输到学科体系建设之中;应服务型与政策实践型并重,以整合视角参与基层治理,同时需结合直接服务和政策实践两个视角。社会工作学界要抓住时代机遇,促进学科发展,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贡献智慧,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作用。

  与会学者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工作学科肩负新使命,应焕发新面貌、踏上新征程。中国社会工作发展要提高政治站位,与时代紧密结合,加强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需遵循历史逻辑和从实求知原则,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建设经验为逻辑起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应紧密围绕党的社会工作体系,特别是“三新两基一服务”(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服务人民)核心内容,发挥其在社会治理和群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应推进社会工作学科的转型,构建与新时代使命相适应的自主知识体系,包括教学体系、学科体系、培训体系和工作体系的全面革新。专业社会工作不仅包含个案、小组等基本工作方法,还涉及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相关专业领域。总之,现有的社会工作需要正确处理与新时代社会工作之间的关系,根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等要求,在更广泛的社会工作框架内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会议讨论了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历史阶段划分与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事业的新发展,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志愿服务的发展方向,即创新基层党的社会工作格局。此外,会议还进一步研讨了社会工作教育问题,特别是专业价值认同与职业选择之间的矛盾。学者认为,社会工作教育的育人理念至关重要,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重视价值理念的塑造,培养学生的专业忠诚和社会责任感。

  会议设置了“新格局下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工作新使命”“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社会工作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本土理论与中国经验”“新质生产力与中国特色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创新”等八个分论坛。与会者分享了各地社会工作领域的创新实践与经验,共同探讨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的使命与未来发展。

  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中国志愿服务研究》杂志、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老年学与社区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古典社会学(群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

责任编辑:高莹(报纸)赛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