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促进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创新
2024-11-29 来源:社科院专刊总第722期 作者:高莹
分享到:

  本报讯  (记者高莹)人力资源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门类,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力量。11月22日,2024 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在京举行。

  为行业发展凝聚更多力量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就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我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规模持续扩大,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旨在为该领域青年学者提供交流平台,至今已连续举办八届。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高文书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为人力资源研究、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指明了方向。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博士后是最具学术创新潜力的青年群体。希望各位博士后及相关青年学者抓住时代机遇,坚持“四个面向”,用专业、精湛的学术研究回应时代课题,为促进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创新贡献力量。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流动管理司行业发展处处长类成普在致辞中谈到,人力资源服务业对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人社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前瞻性、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基于这个初衷,我们举办人力资源服务业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为行业发展凝聚更多力量,培养更多研究型人才。
  聚焦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
  来自相关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参加活动并作主旨演讲,围绕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问题分享观点。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大国工匠是制造业稳固的基石和栋梁。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企业管理研究室主任高中华介绍了其研究团队在多元资本框架下,对获得大国工匠荣誉的87位技术人才职业路径分析研究的成果。研究发现,大国工匠职业成功分为“年少有为”和“大器晚成”模式,由能力支撑型、动机驱动型与机会牵引型三种资本组态驱动。在大国工匠的职业成长道路中,工匠精神不仅是其工作价值观的核心体现,更是驱动其不断攀登职业高峰的关键力量。
  “近年来,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快速发展,集聚示范效应不断增强。”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侯增艳认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是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创新模式,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人才效益,能够带动当地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目前,人社部共批准建立了26家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36家国家级人才市场,以国家级产业园、人才市场为引领,多元化、多层次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已经形成。
  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原人力资源总经理吴飞谈到,新质生产力具有颠覆性创新、高速发展、高质量发展等特性。在新质生产力视角下,人力资源服务呈现多个发展趋势,如数字化转型加速、数据驱动决策、人工智能强效助力降本增效、灵活用工和灵活办公等。
  推动人力资源服务国际化
  全球化浪潮加速了中国企业“出海”的脚步,也提升了企业对国际化人力资源服务的需求。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国际化,跨国经营已成为一种战略。”在中国对外服务工作行业协会原秘书长张艳珍看来,跨国公司扩展业务至不同国家,需要本地化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同时,全球劳动力的流动性增强促进了人力资源服务的全球性需求。展望未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我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需要适应国际竞争,对接国际规则与标准,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持续创新服务模式,提高竞争力;加强跨文化沟通能力,适应不同市场需求;面对不同国家的政策法规,灵活调整策略,确保合规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1周年。高文书说,十余年来,在共建“一带一路”带来的新机遇下,众多中国企业加大海外投资力度、积极拓展海外业务,海外员工数量不断增加。值得注意的是,相关国家在劳动雇佣领域的法律、制度、文化以及具体流程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给出海企业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有必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准确掌握相关国家的劳动力规模、劳动参与率等人力资源关键指标,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并形成指标体系,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提供指导。此外,人力资源行业要积极促进对外劳务合作,大力培养国际化人才,同时加强行业协同,同法律事务所、咨询公司等深化合作,共同为中国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确保企业出海稳健前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执行院长倪红福、党委负责人蒋震分别主持开幕式和主旨演讲阶段。活动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流动管理司、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承办。

责任编辑:王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