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现代生活
2024-10-18 来源:社科院专刊 总第710期 作者:王子涵
分享到:

  本报讯 10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民族所”)民族文化研究室在京举办学术讲座,邀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马盛德主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理念”。民族所所长王延中、副所长王锋出席讲座。

  马盛德首先介绍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情况。他谈到,21世纪兴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人类文化遗产保护史上的重大事件。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涉及文物、传统村落、非遗三大领域。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在广大民众的广泛参与下,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和非遗特点的保护制度与机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保护方式、方法和理念,为世界非遗保护提供了“中国经验”。

  马盛德认为,当前,“非遗热”持续走高,这是一个大的趋势,但仍存在着重“物质”轻“非物质”的现象,部分国家和机构对非遗保护工作的性质和特点认识不足。针对这些问题,马盛德结合中国非遗保护过程中的大量实践案例,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界定、基本特性、内涵外延、保护机制、传承发展的基本规律等方面,对非遗保护的核心理念作了系统梳理和深入阐释。他通过古琴、二十四节气、中国传统制茶技艺等例证,阐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个体、群体和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实践经验的积累,最终转化成人的知识系统、文化记忆和思维方式,成为人的创造性产物。其中,知识、经验、技艺是非遗传承的核心要素。我们应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基础,建立并不断完善非遗保护的理论体系,以更加科学严谨的态度深入开展非遗保护学术研究,为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马盛德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联结民族情感的精神纽带,世代相传、活态传承是其传承特点。新时代非遗保护最重要的理念就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现代生活。当前,我们要以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遗产濒危问题,重视对掌握高超技艺的传承人的保护,把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同当下社会生活关联,使之符合当代社会发展需求。

  讲座由民族所民族文化研究室主任孙嫱主持,来自民族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与科研机构的20余位专家学者和在校师生参加。

  (王子涵)

责任编辑:高莹(报纸) 张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