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学者聚焦多学科视野下的家
2024-09-06 来源:社科院专刊总第703期 作者:赵妍杰
分享到:

  本报讯 8月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主办的“多学科视野下的家”研讨会在京举办。与会学者从法律、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角度出发,诠释家庭的过去,理解家庭的现在,畅想家庭的未来。

  有学者从不同区域、不同历史时期探讨家庭在社会变迁、日常生活和政治思想中的变与不变。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张景平以契约文书、文集、调查报告、司法档案等史料为基础,阐释了明清河西走廊的故事。他将水利史、环境史、社会史融为一体,讨论农民家庭的收入与支出情况,最后落脚在性别视角下“嫁妆水”“名义再嫁”以及女性在家族生活中扮演的会计角色的故事。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杨剑利则聚焦民国时期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呈现了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对性别规范的再协商。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高翔宇则从宏观视角出发,梳理近代中国家庭变革以及知识女性的再造问题。他认为,民国初年兴起的“改良家庭”论说,是针对提升女性主体地位、链接家庭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理论典范,在改良家庭主妇、模范主妇、科学化的家政建设等社会议程中实现家庭价值的社会转化。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秦方从老年人的照顾出发,以日记史料为核心,结合医疗史和社会史的角度,梳理了民国时期离乡子女对生病父母的照顾与日常。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青年学者宫志翀从康有为大同思想中“去家界”出发,并以康有为发掘传统并重构的“人为天生”学说为中心,对照传统秩序中的家国、公私结构,理解“去家界”的性质、意义与限度。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赵妍杰从此前学界关注较少的基督教群体与新文化运动的辩证关系入手,重建了教会人士对于家庭革命和婚姻病的批评。

  也有学者从理论与实践出发探讨家庭的现在和未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长聘副教授田耕结合自身讲授《家庭社会学》课程的经验,探讨了小家庭的现代性问题,包括现代经济、夫妇婚配神圣性和情感忠诚、抚育优生问题以及公民与国家建设等议题。他认为,目前研究多关于家庭的形式,例如陪伴关系、抚育模式、代际流动、角色模式、继承权、分家等,而很少探索家庭的实质。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皮迷迷从“生生何以为仁”“性与生的关系”“生生能否接受无限”三个方面论证生育意义重建的可能性。四川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景风华则从《唐律疏义》“恶例”条出发,深刻揭示了法与礼的裂痕。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邓丽认为,我国《民法典》对婚姻家庭关系的规范和形塑折射出当代压缩现代性背景下个体—家庭关系呈现的动态特点、性别特质和开放特性。《民法典》明确的“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具有多重解释意蕴,一方面指向私法中的婚姻家庭权益,另一方面导向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范畴中的家庭友好政策,由此贯通整个家事法域。

  圆桌讨论环节,与会学者对近代乡村建设派的家庭想象、女性在生育与职场中的困境以及家庭的实质(亲权与父职)、人际关系中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四川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兰州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学者参加会议。

  (赵妍杰)

责任编辑:王春燕(报纸) 张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