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春燕
8月20日,主题为“城市未来与中国发展”的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24青年论坛在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出席会议并致辞,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城市百人论坛秘书长(联合)毛其智主持致辞及主旨演讲环节。
积极探索城市未来发展
何德旭在致辞中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提出“构建产业升级、人口集聚、城镇发展良性互动机制”“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等一系列重要举措。青年学者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城市未来与中国发展”是一个宏大而深刻的研究课题,如何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怎样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怎样推进以县域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等议题都需要加以关注。与此同时,我们要看到,当前城市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许多难题和挑战,比如城市债务问题、城市就业问题、房地产市场可持续发展以及老龄化、少子化等人口问题,都是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研究领域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陈明星认为,城市化是全球性现象,城市繁荣与可持续是人类文明的希望,城市未来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美丽中国目标的关键支撑。城市建设要以人为本,以居民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创造更安全、更宜居的城市公共空间、街道社区环境,让人们能够享受高质量、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从全球测度来看,更高强度和更加均衡的城市土地开发模式值得借鉴,我们要立足中国实际,学习国际上关于城市规划的成功经验。
科学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长聘教授陈杰对新型城镇化中流动人口住房及住房保障情况进行介绍,阐述了加大流动人口住房保障的意义以及推进流动人口住房保障策略。他认为,从社会投资视角看,解决流动人口住房困难,社会稳定功能更强,政治凝聚功效更大,市场调控功效更足,发展赋能功效更远,经济调节功效更长。做好流动人口住房保障,要认识到,公平性是住房保障的生命线;不是单纯提高住房保障占比,而是提高住房保障可及性;不是普遍提高住房保障覆盖,而是提高住房保障均衡性;不是尝试用保障替代市场,而是促进保障与市场协调。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志林谈到,未来城市应该更加包容、更加公平,保障性住房政策应是最重要的城市公共政策之一。保障性住房的政策执行,不只要关注全国性总体目标的实现,更要意识到地方差异及其带来的供需错配问题。衡量保障性住房政策效果,不能只看住房建设数量,更要看该项政策最终达成的效果,即有没有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地方有没有建成相应制度以保证这一政策执行的长效性。
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康对比了我国收缩城市和非收缩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并详细分析了二者的增长趋势。结果显示,2013年前后,收缩城市与非收缩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差异更加明显;非收缩城市往往拥有更为稳健的经济基础,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常态下的增长动力转换,从而继续提升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收缩城市往往缺乏足够的创新机制和产业结构多样性,与非收缩城市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但收缩并不意味着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对于收缩城市来说,必须不断加大技术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中的应用。政府应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引导资源向优势、战略性产业倾斜,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手段,深化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实现收缩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杨晓兰认为,城市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是普遍存在的。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城市发展不局限于本地的集聚效应和资源利用,而是要思考如何嵌入经济循环网络,借助内外资源实现本地发展。对此,她以地方报纸为文本,对2005—2017年间我国城市交往进行了深入研究,构建了一套城市对外交流关系指数,以呈现城市之间对外联系和被联系的状况。结果显示,东部地区被联系最多,东北地区主动联系其他城市的情况呈现上升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城市百人论坛秘书长(执行)倪鹏飞对会议进行了总结。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学者参加会议,并围绕“城市与可持续发展”“城市与土地、住房”“城市与治理”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论坛由中国城市百人论坛、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财贸经济》编辑部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