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探索农业强国建设的东亚经验
2023-09-22 来源:《社科院专刊》2023年9月22日总第660期
分享到:

  9月5日,“农业强国建设的东亚经验”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日韩三国科研机构、高校与农业企业的70余位专家参加会议,从不同视角阐述农业强国建设经验。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在专题报告“建设农业强国的中国道路与战略路径”中表示,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开局良好,顺利完成了第一阶段目标。但中国距离农业强国尚存在一定差距,建议分阶段、分产业、分区域推进农业强国建设。日本驻华使馆经济部参赞真岛哲弥作题为“农业强国的日本经验——围绕智慧农业的状况”的发言,认为在人口老龄化加剧、农业劳动力继续下降的背景下,日本持续探索以资本替代劳动力,大力发展智慧农业,但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投资成本高昂、人力资源短缺、数据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韩国农协资本公司中国项目主任金镇亨在题为“农业强国的韩国经验——现代农业发展60年”的发言中,将韩国农业强国经验总结为统一水稻研发、推动农业品牌化以及发展塑料温室、国产农机、种子产业、韩牛产业、智慧农场等。

  与会学者还就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具体路径进行了交流。青岛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王勇认为,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化发展是农业强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实现农业强国目标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妥善处理政府扶持与合作经济组织自身成长二者间关系,专业人才的选拔、培训和使用,建构可持续发展机制等方面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金融研究室副主任董翀介绍了金融科技助力农业强国的常见模式、县域普惠金融的数字化转型进展、县域普惠金融的服务效果,认为在金融科技供给格局呈现多元化的背景下,县域数字普惠金融的财务可持续性比较乐观,带来明显的社会绩效。

  日本学者主要介绍了该国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和农村金融政策。日本北海道大学农学部教授清水池义治指出,日本奶业的经营规模与欧洲不相上下,但是生乳生产费用很高,农协在帮助奶农销售、稳定奶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农林中央金库综合研究所研究员若林刚志认为,日本人多地少的情况与中国较为相似,需要建立合理的农地流转机构,向规模农户手中集约农地。日本农林中央金库北京办事处主任池田哲郎介绍了日本合作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和作用。他认为,面对多元化的农民需求,基层农协需要提供相应多元化的综合服务,并且要以金融服务作为中间媒介,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秘书长胡冰川主持会议开幕式,农村发展研究所合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曹斌作总结发言。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合作经济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面向共同富裕的农村基层组织创新研究”项目组承办。(余家林 曹斌)

责任编辑:高莹(报纸) 刘星(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