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名词撰写要体现学科知识树属性
2022-09-23 来源:《社科院专刊》2022年9月23日总第618期 作者:张继焦
分享到:

  本报讯 9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在线召开“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科技名词审定工作专家论证会。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赵天晓,副所长徐文华、丁赛,纪委书记、副所长王锋出席会议。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副主任张晖介绍了全国科技名词审定的工作概况、重要成果以及国家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的“十四五”规划,并对科技名词审定的原则和方法作了阐述。王锋简要介绍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承担的“民族学与文化学名词审定”项目概况。主审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张继焦介绍了“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三个分支学科科技名词的词条撰写情况。

  全国科技名词委事务中心民族学与文化学名词项目主管余前帆对“民族学与文化学名词”审定工作的基本程序、需要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介绍,特别强调了在名词撰写中体现学科知识树属性的重要性。

  评审专家分别对“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科技名词进行了审定和研讨,每组针对科技名词的选择标准、中英文定名、定义等问题分别作了详细的讨论及修正,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会议对所审定的科技名词稿件提出了进一步修改意见、要求,并对下一步工作作了安排。会议建议,在民族学与文化学名词审定工作中,将“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科技名词统一为“人类学·民族学”进行编撰,由相关专家进一步确定若干个相对集中的二级词条门类,梳理层次更为清晰的概念框架。

  具体来说,会议对科技名词的选择原则、收录标准和撰写规范等基本问题,达成了以下三点一致看法。首先,要树立学科结构化意识,梳理与建构学科知识树体系。科技名词在一个学科中是一个有层次、成系统、合乎分类学的科学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制定明确的名词框架,包括上位与下位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部分与部分的关系,以及时间、空间和因果联系等逻辑关系。其次,要系统化定名,推动概念体系化。按照单义性、科学性、系统性、简明性、习惯性、民族性、国际性、学术性、协调性的原则定名,将名词归入体系框架内,形成名词词表,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同时,人文社科领域尤其要强调其政治思想性,即政治立场、法律法规、核心价值观、公序良俗。最后,释义要清晰明确,保证结构化释义,推动体系概念化。在保证名词来源权威可靠、优选简明规范、表述整齐划一、定名可以回溯(只看释义能准确猜到名词)、以已知释未知的基本释义原则下,将体系写入名词,形成名词释义,见微知著。另外,收派生词要注意层级,只收录审定各学科最重要的词,层级较低的派生词可以不收。

  编写组表示,会后将针对专家学者提出的审稿意见进行修改,全面加强概念体系的系统性和层次性,提升词条释义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张继焦)

责任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