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将“小叙事”与“大叙事”关联起来
2022-01-07 来源:《社科院专刊》2022年1月7日总第590期 作者:左承颖
分享到:

  本报讯 1月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邀请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副教授陈怀宇在线作讲座。讲座以清华建立和初期发展过程中的美籍教员经历为线索,呈现了一战前后中美学术思想交流情况。

  在研读有关陈寅恪历史文献的过程中,一批于一战前后到清华任教的美国学者进入陈怀宇视线,其中就有交换教授麦克罗(Robert M. McElroy)、华科特(Gregory D. Walcott),以及长期任教的麻伦(Carroll B. Malone)、谭唐(George H. Danton)四人。相比杜威、罗素、司徒雷登等,这四人虽知名度不高,但对清华学校建设、学术制度发展有一定贡献,并对部分清华学生影响深远。以往学界偏重中国留美学生自身的学术发展,或强调他们在美国名校的交游,少有关切其在国内的启蒙外籍老师。陈怀宇表示,应给予这些思想史上的“失踪者”一定的历史地位。

  基于中外档案、书信等史料的搜集,陈怀宇开始思考如何将“小叙事”与“大叙事”关联起来。他认为,这批清华美籍教员的思想变化受到一战的影响,亦与近代中美高等教育发展密切相关。因此,书写美籍教师的在华经历,必须以全球史的视野来考察欧美教育与学术对他们的塑造,思考中国经验对其有何影响,以及他们如何影响中国的教育与学术。按个体、群体和美国公民三个逻辑层次,陈怀宇依次介绍了麦克罗、华科特、谭唐与麻伦的个人生平,讨论了他们在华的经历和思想历程。

  在与谈环节,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张焮、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宗亮、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刘超,以及近代史研究所冯淼、赵妍杰、吕文浩围绕讲座主题发表评论。大家表示,将在华美籍教师群体作为研究视角,某种程度上开辟了海外中国学的新领域,呈现出“侨居地汉学”更为复杂的面相。这四位“小人物”的“共性”在于,均折射出时代的思想光谱。通过探索全球化时代个人的思想变化,也可反观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人物的内心体验和观念转变应纳入历史叙事框架之中,比如中国经验是否给外籍教师带来了心灵触动、是否导致其文化观念的调适等问题需加以探讨。就研究方法而言,有效利用社会科学理论方法的同时,不能失去历史科学的独立性。

  讲座由中国历史研究院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学知识体系研究中心、近代史研究所社会史研究中心、近代史研究所青年读书会合办。

  (左承颖)

责任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