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工业经济研究所举办智库专题论坛
2021-10-15 来源:《社科院专刊》2021年10月15日总第578期 作者:记者王春燕
分享到:

  本报讯 (记者王春燕)9月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在京举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转化”智库专题论坛。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曲永义在致辞中表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从理论上分析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全面可行的对策建议,将成为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产业经济研究的重要任务。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必须立足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的深度融合,全面系统研究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对此,作为我国产业经济重要研究机构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应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国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柳学信、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吕铁、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倪红福等参加会议,并根据会议主题和自身研究发表主旨演讲。

  高国力从产业与区域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对制造业支撑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的作用进行了总结,进而提出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格局下发挥制造业的支撑作用,需要研究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制造业比重问题。过早去工业化不仅与我国经济实际发展阶段不相符,也会降低国家抵抗全球金融风险能力,应在2035年以前保持合理的制造业比重。二是制造业结构问题。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服务业比重提高,既不符合市场规律,也不符合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三是制造业布局问题。经济布局要合理化,实现国家大布局与区域小布局的有机结合,避免一窝蜂式的重复建设、不良竞争,减少资源浪费,形成合作共赢。四是制造业的生态约束问题。制造业的绿色发展受到“双控”“双碳”政策约束,不同省份能源结构、制造业类型差异很大,要兼顾公平性和可行性,因地制宜制定制造业升级转型方案。五是制造业的创新问题。要构建集教育、研发和应用为一体的制造业创新闭环,提高高校和科研人员投身制造业发展的意愿。

  柳学信就党组织参与企业管理的实践先行与理论滞后问题进行了剖析。他表示,党组织参与国有企业管理的实践很成功,但是西方已有理论中很难找到能够指导和解释中国国有企业问题的理论。在企业和政府关系方面,政商合作能被西方理论部分解释,但每个民营企业都有自己鲜活的故事,对此西方理论难以完全解释。正确认识国家行政力量参与微观企业治理问题,必须通过构建中国特色管理学理论体系来实现。

  吕铁以“做不一样的有用的产业经济研究”为题发表演讲,并结合个人学术经历和研究经验分析了对于研究链条的理解。他认为,研究链条分为理论、应用和政策三部分,不同智库在研究链条中的定位不同,但各自都能抓住定位,在服务国家大局上实现统一。“做不一样的有用的产业经济研究”就是既要明确工业经济研究所的定位,又要充分发挥在应用研究方面的传统优势。应用研究要与特定语境相结合,将一般经济学理论推广到行业研究中要关注特殊性,比如运输经济研究就要对时间、空间和人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在研究过程中,要重视多指标、多要素分析,避免用一个指标分析制造业全局,以免脱离具体应用条件,从而导致研究结果产生偏差。

  倪红福以“全球价值链理论与应用研究”为题解读了制造业结构转型问题。他认为,在宏观经济研究中,单一的GDP指标难以全面体现产业经济情况,国际贸易中的海关重复统计和中间品流动现象都会使制造业研究产生偏差。做好中国经济问题研究,必须从产业结构入手。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问题,核心在于制造业结构转型升级,因而选择性的产业政策或难以避免。

  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新兴产业研究室主任杨丹辉主持论坛,所内外约70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

责任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