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概念史研究需要加强
2025-05-13 来源:社科院专刊 总第764期 作者:杨彬彬
分享到:
  ◇杨彬彬(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概念是思想的积淀,也是历史的入口;概念史是观念的旅行,更是精神的传递。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形成了诸多核心概念、基本概念、关键概念,这些概念为我们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演进历程、内在逻辑、鲜明特质、历史经验和基本规律等提供了重要切口。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史视角,分析当代中国的重要政治概念、研究概念谱系,具有深刻的必然性和鲜明的价值性。
  虽然当前也形成了一些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概念史研究的成果,但在研究视域、研究方法、研究深度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有的以片段截取的方式进行碎片化研究,容易造成概念历史研究的割裂;有的以孤例分析的方法进行历史考证,容易忽视概念之间的复杂关联;有的以无限联想的方式进行内涵勾连,容易陷入概念的泛化理解等。
要坚持大历史观和全球视野,立足中华文明连续性发展的视角,基于中外比较研究的视角,科学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文本分析等技术,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的概念、命题、论断以及话语研究,深入挖掘、剖析、阐释其演进历程中的标识性概念、关键性命题和重要性论断,建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的语料库,全景式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概念演化知识图谱,构建起更加清晰准确系统的概念体系、话语体系、阐释体系,为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提供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班晓悦(报纸) 齐泽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