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翕(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中国经济在近年经受住了重大考验。从内部看,一些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集中显露;从外部看,地缘政治对抗、经贸摩擦等风险挑战急剧增多。两方面因素叠加共振,造成了社会预期偏弱、有效需求不足、房地产和资本市场低迷的短期负反馈现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短期问题与长期问题关系微妙、互为因果。如果短期问题得不到妥善应对,就可能错过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对长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如果社会能够形成长期向好预期,经济就容易摆脱短期困境,使积极预期自我实现。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正是基于对社会预期与市场信心重要性的深刻认识而作出的决策部署。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立足经济学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辨析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才能拨开眼前的迷雾,看清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判断经济长期增长潜力,应侧重供给视角。供给与需求在经济学理论中辩证统一。何者为第一性?不啻为“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具体到经济增长,经济学者已有共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产出最终是围绕某种自然状态波动的,这个自然状态取决于要素存量和生产率水平。因此,中国经济光明论首先应是要素积累和生产率进步的光明论。认准现代经济的核心要素,预测其数量、质量的变化趋势,同时考虑生产率进步的速度与空间,就可以对中国经济前景形成大致判断。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人力资源是第一要素,也是生产率的最大决定因素。现代经济既不是人地关系主导的“田园时代”,也不是劳动力被动适应工业资本的“摩登时代”,而是人口规模和素质起决定性作用的“人本时代”。回顾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腾飞的历程,我国先是凭借大规模中低技能劳动力,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合理吸收外来资本和技术,通过国际贸易分工释放人口红利,完成了物质和人力资本初步积累,提升了技术和管理水平;接着依靠丰沛的中高技能劳动力和国内外广阔市场需求,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门类,成为绝对意义上的世界制造业中心,为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未来,我国必将进一步形成高技能人才红利,并利用统一大市场优势,真正占据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相关定量研究也表明,我国人力资源数量仍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增长,有力支撑经济增长和中国式现代化。我国先后经历了劳动年龄人口达峰和总人口达峰,劳动力的绝对数量已进入下行轨道。然而,劳动力当量或者说等效人力资源数量不光取决于劳动力数量,更取决于劳动力素质。受教育程度是劳动力素质的主要决定因素,而教育对劳动者生产效率的提升幅度体现于教育的收入回报率。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展,平均受教育年限快速延长,同时我国高技能劳动力依然相对稀缺,因而教育回报率较高。在上述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我国等效人力资源数量持续增加。
根据教育数据和人口预测数据计算可知,我国人力资源数量受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影响,在2026年前有所下降,但在此之后将受益于教育成就变现而持续递增,于2040年前后实现二次达峰。在常规假设下,2026—2040年,人力资源数量的增加将推动经济增长率平均每年提升0.32个百分点。这一结果还未纳入教育的社会回报和生产率效应。就人力资源存量而言,没有任何理由对中国经济持悲观态度。
除了人力资源丰沛,我国人力资源的利用水平也较高。据世界银行统计,2022年我国15—64岁人口的劳动参与率高达75.9%,显著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同时,我国劳动力的失业率一直保持低位波动,2023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高劳动参与率与低失业率确保我国人力资源充分投入生产活动,为经济增长提供澎湃动力。
我国在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靠的是党和政府在教育、就业等相关领域统筹谋划、长期耕耘、久久为功。随着新时代相关政策措施不断落地、理论成果不断推出,我国人力资源数量、利用水平和产出效率必将迈上新台阶。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了教育公平、教育质量、人才培养和人才利用的根本性制度性保障。同时,报告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等内容,也强调进一步改善劳动参与、人才流动、失业再就业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等劳动力市场机制。未来,我国人力资源的内涵将更为丰厚,外延更具规模,人才优势更加凸显。
“风物长宜放眼量。”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也是有巨量人力资源支撑的现代化。我国人力资源存量丰沛、利用有效、前景良好,不以短期波动或外界干扰为转移。从各级决策者到各领域研究者,从各行各业的生产者到千家万户的消费者,都应坚定信心、保持乐观、形成合力,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元气活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