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中华优秀农耕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项目开题
2024-04-11 来源:社科院专刊总第683期 作者:农村发展研究所/供稿
分享到:

  本报讯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大创新项目“中华优秀农耕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开题会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杜志雄主持会议。

  杜志雄表示,该课题的立项,有助于加强农村发展研究所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阐释,对赓续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理论研究有着重大意义。农村发展研究所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课题组做好各项科研工作,为课题的高质量完成提供服务保障。
  项目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张海鹏对项目的选题价值、研究思路与框架、研究拟解决的重难点问题等进行了汇报。他表示,当前,关于传统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研究有泛化趋势,将农耕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联结起来的研究尚不多见。该项目可以为我国全面推进文化建设、赓续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理论支撑。项目将立足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当代价值,针对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和困境,深入分析中华优秀农耕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之间的内在逻辑与契合点,提出传承创新中华优秀农耕文化、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路径与对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教授樊志民认为,该项目关注农耕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建议课题组着力研究中华优秀农耕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将两者优势功能的兼容和对接作为研究重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河认为,该项目极具应用价值,可以为党和国家决策提供学术支撑。建议课题组注意“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在研究中清晰地界定用词。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军表示,该项目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希望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加强各子课题之间的逻辑联系,特别是要在第一个子课题中明确界定农耕文化包含的内容,为后续几个子课题做好基础工作。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政策规划处处长宋聪认为,该课题分析框架和研究计划合理,建议在后续的研究中从历史、文化、政策等多个视角展开研究,使课题内容更加丰富。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孙庆忠表示,课题设立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希望课题组把农耕文化清晰并具象化地呈现出来,让大众对今天的中国乡土社会有一个清晰的判断。在研究过程中,要重点考虑传承创新中华优秀农耕文化、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途径。这也是该课题要回答的核心问题。
  中宣部印刷发行局办公室(农家书屋工作处)副主任徐雪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当前,乡村文化振兴是“五个振兴”中最难推进的一项,希望课题组在实地调研中多多关注农民的文化需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震中建议课题组在后续研究中将基础理论与现实应用相结合,多关注农业农村现实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如此,课题研究将更具现实指导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杨志勇认为,该项目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合理,课题综合运用政策量化评估、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切合实际、科学可行。课题组后续要认真考虑中华文明在“农”的领域如何体现,在理论层面进行提炼和分析,也要注意政策建议的落地问题。
  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乡村文化指导处处长周峰建议项目组增加对“人”的关注。农民是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可以适当增加对农民文化需求的研究。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单位代表、“中华优秀农耕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项目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
  (农村发展研究所/供稿)

责任编辑:王春燕(报纸)王晏清(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