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厚植育人沃土 绘制思政新篇
2025-07-18 来源:社科院专刊总第783期 作者:张博图 苏媛
分享到:

  2013年,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的直接领导下,中国社会科学院正式启动“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以下简称‘马骨干’)人才计划”,并从2014年起每年面向全国招收100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十余年来,“马骨干”人才计划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成就斐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教育教学奖评选中荣获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届党组的大力支持和关怀指导下,全国范围内百余位理论名家被聘请来担任博士研究生导师。他们信仰坚定、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甘于奉献,十年如一日努力为培养“马骨干”人才辛勤耕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全面落实院党组决策部署,切实以改革促发展,积极推动“马骨干”人才计划实施。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辛向阳作为项目的主要牵头组织者,主持和参与了多门学科基础课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李楠、执行院长王维国长期在一线负责“马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培养专项落实工作。“培养面向新时代的‘马骨干’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课题。”李楠认为,扎实推进“马骨干”人才计划高水平、高质量落实,需要坚持不懈地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构建马克思主义学科群;二是聚焦骨干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创新人才招收选育机制;三是基于理论导向和多维视野,创新理论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四是面向实践提质增效,构建研究生培养综合工作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一方面,扩展招考范围,优化生源结构;另一方面,创新招生方式,提高生源质量,以吸引更多政治素质高、研究潜力大的学子攻读博士学位。通过十余年的创新与实践,“马骨干”人才计划招收培养了逾千名博士研究生,引领他们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努力将他们培养为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态度坚决、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深厚、解决中国实践问题本领高强的复合型高级专门理论人才与教育教学人才,帮助他们在党政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民军队、群团组织、厂矿企业、新闻媒体等战线的理论研究、教学宣传工作中成为骨干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以理论导向和学科建设作为办好“马骨干”人才计划博士培养项目的基本抓手,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学科联动发展的新路径,通过“集中管理、分授学位”的方式,采用“1+19+N”核心课程体系,不断推动“马骨干”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顺利有效实施。“马骨干”人才计划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史学等学科门类,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科优势、理论优势、学术优势转化为“马骨干”人才培养优势。

  随着“马骨干”人才培养工作的不断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人才选拔机制上坚持守正创新,使生源政治素质、理论基础、研究潜力得到普遍提升。自2014年3月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已经连续招收了“马骨干”博士研究生11批、1035人。截至2024年12月,毕业并授予博士学位共666人。

  面向未来,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领航,继续深化科教融合战略,强化优势特色,遵循“马骨干”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阐释骨干人才,引导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卓越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张博图  苏媛)

责任编辑:王春燕(报纸)赛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