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加强学术期刊建设 推进期刊高质量发展
2024-11-15 来源:社科院专刊总第718期
分享到:

  编者按 为推进院属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加强学术期刊编辑队伍建设,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京举办2024年学术期刊负责人与业务骨干培训班。本次培训班为期3天,围绕会议主题举办专题辅导报告会,组织分组研讨,全院学术期刊负责人与业务骨干、期刊管理与服务单位相关人员参加培训。参训学员一致表示,本次培训班安排紧凑,内容丰富实用,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各项政策要求,更高质量开展学术期刊工作。

举旗帜 深扎根 建生态

推动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李先军(《经济管理》编辑部副主任)

  学术期刊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旗阵,肩负着引领方向、激发创新、传播思想、促进交流的功能,是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平台。作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综合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期刊应率先担负起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责任,这也要求期刊编辑主动担负起高举旗帜指引方向、扎根现实回应需求、深化融通繁荣生态的重要责任。

  一是高举旗帜,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方向。中国社会科学院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地,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是办刊的基本前提。作为全天候的把关人,期刊编辑要切实认识到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性,在选稿审稿编稿过程中牢牢把握政治方向,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化“两个结合”,发现、提炼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要发挥中国学派建设的引领作用,关注反映中国经验、回应中国现实问题的理论研究成果,构建标识性概念,发展中国特色理论,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流派,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建设。要发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引领作用,强化中国实践、中国经验的学术推广,深化对错误思潮的批判,增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话语权。要发挥学科建设的引领作用,严格把控稿件质量,聚焦学科发展前沿,刊发高水平研究成果,推动学科领域前沿理论和创新实践的传播,树立学术标杆,推动学术共同体建设和新学科发展。要发挥学术创新的引领作用,支持原创性研究成果的发表,推动学术领域的理论创新和思想创新,避免低水平的重复性研究。

  二是扎根现实,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为党中央和国家决策服务的思想库,肩负着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天职。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期刊编辑需要强化问题敏感性,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支持重要理论研究成果和对策研究成果的发表应用。要以宏大的问题意识和广阔的编者视野,帮助作者理解、把握和探寻新时代重大命题,强化选题引导,结合期刊特色和学科特征,平衡好“大问题”和“小切口”,鼓励学界开展视野广阔且深入细致的研究。要深刻理解中国现实问题,引导作者强化现实关怀、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逐步构建与丰富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为全球学术界贡献中国智慧。要强化学术期刊与智库研究的联动,推动学术研究成果的政策化转换,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作为编辑,要平衡好知识的专与博,强化理论学习和现实观察,以编研结合推动编研互促,提升自身把握重大问题的能力。要做好专业化与通俗化的平衡,在保障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和理论性的基础上,利用新媒体等将复杂的理论和专业术语通俗化,提升理论的社会认知度和应用性,使学术理论与社会大众良性互动。

  三是深化融通,推动知识创新和生态繁荣。中国社会科学院担负着促进知识创新和繁荣学术生态的重要使命。学术期刊要强化跨学科研究与交叉创新,通过设立专栏、探索多学科对话等方式,推动各类技术工具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鼓励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交叉融合,形成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要切实推动与作者和读者的融通合作,深化精准沟通,提升传播效果,打造既友好又批判、既竞争又合作的良好学术生态。尤其要强化对青年学者的支持,为知识创新夯实人才基础。要深化学科史、学术史梳理,围绕具体学科领域推动学科本土化,强化中国概念、中国理论、中西对话,强化学术交流互鉴,提升中国学术话语权。要强化期刊与高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以及期刊间的交流合作,构建包容、多元的学术共同体,形成蓬勃发展的学术生态圈。

  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是全体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共同责任和目标,也是期刊的自然使命和时代担当,编辑需要在工作过程中主动担当,办好刊、编好文、把好关,为新时代新征程贡献力量。

加强编辑队伍建设

造就高水平办刊人才队伍

◇张海洋(《欧洲研究》编辑部主任)

  编辑人员是做好学术期刊工作的重要主体,要紧紧围绕政治强、业务精、学问好、作风正,不断加强高水平办刊人才队伍建设,破解期刊高素质人才短缺困境,真正实现“人才兴刊”。

  “政治强”是建设高水平期刊的根本保障。做到“政治强”,就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第一,提高政治站位。作为新时代的学术期刊编辑,我们必须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党性锻炼,强化政治素养。第二,加强理论学习。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根据办刊特点,组织领域内高水平专家对中央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进行解读,提升编辑人员在选题策划、审稿校稿等工作中的政治把关能力。第三,要发挥好老编辑的传帮带作用,充分交流办刊经验,帮助提升整个编辑部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第四,要把“政治强”的思维落实到办刊工作的每个细节,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编辑队伍的政治素质。

  “业务精”和“学问好”是提高办刊水平的基础。编研结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期刊的优良传统。要做到“业务精”“学问好”,可采取下列举措。第一,加强高水平的同行交流,既加强相同学科内部的同行交流,也加强跨学科的交流,通过多视角多层次的交流,拓展期刊编辑的工作视野。第二,建立系统性的青年编辑支撑培养机制,有计划、有步骤推动青年编辑成长成才,设立支持学科建设和学科评价的研究项目,支持编辑开展相关研究。第三,为编辑队伍提供更多出国交流学习、参与田野调查的机会。第四,加强编辑部制度机制建设,引进优秀编辑人才,更加有效地进行编辑部管理。第五,结合编辑工作性质和规律,完善编辑职业发展规划、职称评聘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鼓励编辑发挥特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编研结合。第六,更加重视人工智能在办刊工作中的作用。此次培训班关于人工智能技术在期刊编辑加工场景中应用的课程安排,正是编辑部需要的知识,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相关知识培训。

  “作风正”是做好期刊管理工作的关键。要以铁的纪律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编辑队伍,以优良学风培育公平公正公道的学术生态。第一,努力做到细心、耐心、精心、热心、廉洁,以优良的学术作风,保持学术期刊旺盛的生命力。第二,把《中国社会科学院编辑人员廉洁从业行为规范》落实落细,把“十个严禁”内化为自身职业道德底线,共同维护好我院学术期刊的学术声誉。第三,努力提升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引进专业对口、学风扎实、人品正派的优秀人才加入编辑队伍,加强期刊建设。第四,加强编辑部建设,完善工作程序,严格执行编辑岗位责任制度、“三审三校”制度、同行评议制度。

  在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下,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学问好、作风正的高素质队伍,是学术期刊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实际行动。

规范审校流程 优化期刊管理

◇李薇(《哲学研究》编辑部副主任)

  《哲学研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哲学研究所的管理下,牢固树立党管期刊原则,严把办刊政治方向,坚持高品位的学术水准和高标准的编校质量。《哲学研究》始终以现实问题带动基础理论研究,反映、引领时代精神,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服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

  为更好地适应时代和发展需要,编辑部在充分尊重、运用学术规律和办刊规律的同时,不断加强、完善制度建设。哲学研究杂志社2019年制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研究杂志社稿件编辑与校对工作规范(试行)》,并于2023年进行修订,其根本原则是严格实行稿件的“三审三校”制度和双向匿名评审制度。哲学研究杂志社原则上要求所有来稿都通过网上采编平台进行投稿,以便对稿件进行全流程的规范管理。

  基本审稿流程如下。首先,责任编辑一审,分两个环节。其一,责任编辑对稿件进行初步遴选和确定;其二,双向匿名评审,即责任编辑将有价值的稿件提请送审小组送审。每篇稿件一般邀请2—3位同行专家进行匿名评审,只有至少两位专家作出正面评价的稿件才算通过匿名评审。责任编辑须对通过匿名评审的稿件进行再次审阅,判断其质量是否达到编辑部二审的标准。其次,编辑部二审(编辑部审稿会)。在编辑部召开审稿会之前,责任编辑须对达到二审标准的稿件撰写书面审读报告,将其与匿名评审意见以及作者修改情况、修改稿一起提交编辑部进行二审。编辑部审稿会由编辑部主任主持,编辑部全体成员参加,每位责任编辑逐篇汇报待审稿件的基本情况,全体成员充分讨论后形成二审意见和审稿会审定稿件目录。最后,哲学研究杂志社编审委员会三审(哲学研究杂志社编审委员会定稿会)。各期定稿会由哲学研究杂志社编审委员会主任主持,编审委员会全体成员参加,全体成员对推选稿件进行充分讨论后,最终形成三审意见和定稿会确定拟发稿件目录。定稿会由专人负责记录并形成会议纪要,统一存档。

  以上审稿制度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审稿会与定稿会分离,整个流程分工明确,权责清晰。二是严格实行外审制度,但不完全依托外审,在尊重外审意见的同时,充分彰显编辑部办刊的主体性。三是每个审稿环节都会形成一个机制,最大程度弱化对稿件评价的主观性,增强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针对稿件的编辑与校对,哲学研究杂志社严格实行责任编辑负责制、“三校一读”制度、核红制度、英文目录和摘要编校制度、编辑部主任蓝图审查制度等。以上编校流程的最大特点是,确保每篇稿件至少有三位编辑参与编校,争取把差错率降到最低。

  2019年,哲学研究杂志社制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研究杂志社编审委员会定稿会工作规范(试行)》,详细规定了编审委员会定稿会的组成人员及履行职责、定稿流程等;2021年,制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研究杂志社约稿流程规定(试行)》,细化约稿流程和管理规定;制定《责任编辑审稿、编校回避制度》,增强对责任编辑的管理监督。

  2024年3月,为有效规范哲学研究所编辑人员廉洁从业行为,切实加强对编辑出版工作的廉洁管理监督,哲学研究所结合编辑出版工作实际,制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辑人员廉洁从业行为规范实施细则(试行)》。同年8月,《哲学研究》建立《意识形态风险隐患排查台账》,细致梳理办刊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并提出有效化解措施,进一步为刊物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筑牢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提供制度保障。

  今后,《哲学研究》将继续加强制度建设,不断优化期刊管理,充分发挥我院学术期刊的政治引领和学术引领作用,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重视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学术期刊的影响

◇程炼(《金融评论》编辑部主任)

  近年来,随着大语言模型的快速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学术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很可能对学术期刊的功能、形态和运行产生重大影响。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并非独立事件,而是基于数字化的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涌现的成果之一。在此之前,基于互联网2.0的信息交互方式已经极大地改变了学术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模式,生成式人工智能则加速了上述巨变,使得学术期刊的现行运行模式受到更大挑战。具体而言,互联网与自媒体平台的出现使得学术期刊以往作为学术信息主要发放与交流平台的角色大大弱化,接触学术信息的门槛极大降低。生成式人工智能则从供给端进一步降低了学术门槛。例如,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不仅削弱了学术写作的难度,而且可以通过对专业论文的阐释,降低对读者的专业素养要求,扩大学术成果的读者群和社会影响力。在传统环境中,学术期刊扮演着“引领者”和“教育者”的角色。但是在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时代,学术期刊的这种角色被大大弱化了。学术期刊作为研究前沿内容提供者的功能显著下降,而更多地作为“质量鉴证者”存在,即基于某种学术标准筛选出值得读者加以注意的高质量研究成果。与此同时,学者之间交流的便利性也使得学术层级结构扁平化,并导致了学术期刊的“去魅”:学者不再像以往那样推崇期刊的权威性,而只是将它作为一种可以接受的学术认证制度。相应地,对于学术期刊的质量评价从权威学者的认可向更为客观的引用率倾斜,这也导致了学术期刊在运营中对于后者的依赖,并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学术评价“去精英化”。

  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和挑战,学术期刊需要有正确的态度和应对策略。首先应该认识到,学术期刊制度作为社会上层建筑,必须要适应信息技术等生产力的变化。从历史视角来看,学术期刊本身就是印刷术等信息技术发展使得知识传播与创造过程“下沉”的产物。因此,面对信息技术新的变革,学术期刊乃至更广泛的学术制度形态必然要作出相应改变。其次,需要更为精确地认识和坚持学术期刊的核心功能。在学术期刊的知识传播与学术交流功能越来越多地被互联网平台和点对点通信工具取代的情况下,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评价或鉴证功能反而更为突出。互联网上的信息芜杂多样,学者面临的难题也由如何获取信息变成了如何筛选信息。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广泛运用的背景下,这一问题显得更为突出。一方面,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更多人加入学术知识生产的行列,使得学术文献规模高速膨胀,其质量差异也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一个问题是可能出现“幻觉”,产生虚假信息,这会严重污染学术文献,而这时学术期刊“质量鉴证者”与“学术看门人”的角色就显得极为关键。再次,适当地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极大地提高学术期刊的运行效率。就目前而言,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在学术翻译、文献综述、论文校对、学术不端识别等领域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通过将重复性的工作交给人工智能,期刊编辑可以集中精力于更具创造性的工作。最后,学术期刊应该引领学术界制定人工智能应用的规则,尽可能防范由于人工智能的不当和恶意使用造成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如同学术期刊需要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功能变化,学术共同体也需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引入改变工作方式与学术评价标准。例如,计算能力曾经是评价经济计量领域研究者能力的重要标准,但随着计量软件的出现,这一领域的学术评价转而集中于研究的学术深度和学者创造性运用计量工具的能力。同样,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很可能会使得学术写作能力不再成为研究者能力评价体系的一部分,“研究”或“写作”的含义也可能随之发生改变。学术期刊与学术界需要未雨绸缪,做好应对这些变化的准备。

特色化举措推动期刊高质量发展

◇陈星星(《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编辑部副主任)

  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主办的《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经济学》期刊,持续优化审稿流程,健全审稿机制,强化人才建设,促进刊会融合,用特色化举措推动期刊高质量发展。

  优化审稿流程,为期刊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一是构建“3+3”审稿制度体系。第一个“3”是将初审由两轮(责编初审—上会讨论)扩展至三轮(责编初筛—责编二筛—上会讨论)。第二个“3”是将每篇稿件的审稿人数从原先的两名增加至三名。为加快审稿进度,只要有两人审回,即根据意见判断论文是否进入复审。二是采取“双随机”稿件分配机制。即第一轮“责编初筛”和第二轮“责编二筛”均随机分配不同的编辑人员,独立审稿,有效避免了关系稿和人情稿,确保稿件评价的客观性与公正性。三是提高审稿人国际化、年轻化和专业化水平。海外学者参与审稿的比例从原先的2%显著提升至5%,讲师、助理教授以及博士生参与审稿的比例从10%增加到18%,青年科研人员参与审稿有效提升了审稿质量和审稿效率。

  健全审稿机制,优化编校流程,提升稿件处理效率。一是优化收稿和初审流程,保证三周内完成初审。收到稿件后的一周内,完成稿件分发工作;在两周内,编辑部进行初步筛选;在三周内,上会讨论确定拟送外审的审稿人名单。初审流程优化,不仅提高了审稿效率,还提升了稿件处理的及时性和公正性。二是健全审稿机制,进一步缩短外审周期。在稿件送外审后,临近一个月时,通过电话或邮件及时催促审稿人加快审稿进度;超过一个月后,将加大催促频率;超过两个月仍未审回,将审稿人纳入“延时名单”。三是优化编校流程,提升稿件编校的整体质量。完善《编辑编校流程和时间节点》等内部管理文件,改进优化编校流程,精确控制各编校环节完成的最终时间节点。每轮审核和校对都须严格按照流程进行,确保稿件内容无误,防止出现拖期拖刊情况。

  强化人才建设,提高审稿效率。2022年初,为适应两本期刊发展需要,编辑部加大人才交流和引进力度。从研究室新选聘1名室主任到交流编辑部,任编辑部主任。近三年来,编辑部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进应届博士毕业生和出站博士后4名。目前,在岗编辑人员均拥有博士学位,近两年新进的编辑人员都曾发表过两篇及以上顶级或权威期刊论文,编辑队伍的学术水平、选稿能力和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促进刊会融合,保障高质量充足稿源。编辑部积极探索刊会融合发展新模式,实现“以刊促会,以会兴刊”的良性循环。一是创办高端论坛,深化刊会融合。编辑部坚持高质量办好六大高端学术论坛。“以会办刊”强化了编辑部对学界的选题引领作用,大大丰富了期刊稿件来源,论坛的优秀成果能够直接转化为期刊的高质量文章,进一步提升期刊的学术水平。二是完善直通渠道,促进成果转化。为加快学术成果转化速度,编辑部与主办的六大论坛建立紧密的合作机制。通过会议评审的论文,可以直接进入期刊的外审程序。该举措极大地提高了审稿效率,缩短了论文发表周期。

  2022年,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新创办的集刊《中国经济学》创新性地建立“审稿快线”制度,邀请中青年专家进行审稿和线上点评。根据专家评审意见,编辑部在一周内给出审稿意见,并决定是否刊用。目前,《中国经济学》已成功举办16届“审稿快线”,得到学界好评。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期刊特色化建设,多向先进单位学习,强化制度建设,持续推动期刊工作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高莹(报纸)赛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