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探索文明历程 牢记初心使命
2023-07-14 来源:《社科院专刊》2023年7月14日总第651期 作者:刘玲 张育瑄
分享到:

  本报讯 为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6月30日至7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民族所”)民族理论研究室和学会联合支部、职能处室支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以下简称“考古所”)行政联合支部,安阳市文物局相关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活动通过座谈交流、实地参观、辅导报告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进行深入学习。民族所党委书记赵天晓、副所长徐文华,考古所党委书记张国春,安阳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晓阳等参加活动。

  座谈会上,赵天晓、张国春分别发言。赵天晓表示,要在主题教育中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第一身份”,深入贯彻落实院党组指示精神,积极参与不同研究所、研究室(职能部门)的沟通交流、联学互学,共同推进学科融合发展。张国春表示,此次三家单位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华文明研究与中华民族研究的结合、学术研究与科研管理的结合。希望广大科研工作者特别是青年人员珍惜、利用好社科院平台,发挥聪明才智,在各自的研究岗位上锻炼成才、相互成就。

  在参观殷墟博物馆、殷墟王陵遗址、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时,大家了解了相关遗址的发掘过程,感受到一代又一代考古学者不畏艰辛、甘于奉献的学术品格,被他们的坚守与执着深深打动。在红旗渠纪念馆,大家重走青年洞,不仅震撼于“人工天河”的奇迹,也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有了更加深切的体悟。

  活动期间,考古所研究员何毓灵为参加活动的党员干部作辅导报告,详细介绍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以及殷墟的考古价值和历史意义。他表示,殷墟及所出土的甲骨文,使传说中的商朝彻底得到证实,让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往前推进了约1000年,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此外,研究发现殷墟出土的马车源于对少数民族马车的引进和改造,实证了中华文明各民族交流融合历史。

  辅导报告后,民族所、考古所的青年代表交流了学习体会。大家表示,殷墟印证了中华文明一脉相承,具有鲜明的连续性。只有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大家一致认为,此次党日活动深化了主题教育的成果成效,实现了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的有机融合。通过此次活动,大家增强了历史自觉、坚定了文化自信,对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了更深的认识。作为青年科研工作者,未来将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立足本职岗位,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为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应有贡献。

  (刘玲 张育瑄)

责任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