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贡院人文与宗教讲座第十二讲举行
2024-04-12 来源:社科院专刊总第684期
分享到:

  中国社会科学报讯 3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以下简称“宗教所”)举办“贡院人文与宗教讲座”第十二讲,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孙尚扬受邀主讲“新文化运动中施莱尔马赫的影子”。宗教所研究员周伟驰、李华伟担任与谈人,《世界宗教研究》编辑部主任李建欣主持讲座。

  讲座以1916年至1922年初中国知识分子讨论宗教问题的著述为对象,探讨了德国自由主义神学家施莱尔马赫(Friedrich Daniel Ernst Schleiermacher,1768—1834)的宗教哲学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影响。孙尚扬认为,新文化运动为中国知识界带来了决定性的变化,即向现代社会知识的转型,其中一项重要的思想文化事项是当时知识分子对宗教问题的关切与讨论。他主要关注这样几个问题:当时的知识分子在讨论宗教时关注的问题是什么?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运用的思想资源有哪些?其运思路向有何特点?其得失何在?

  孙尚扬首先介绍了问题的缘起。他认为,宗教问题进入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论域,源于当时的知识界对其理想中作为现代民族国家的中国之结构性探寻与诉求。他以1916年前后围绕孔教问题展开的激烈争论为例指出,康有为等孔教会人士大量援引欧洲一些国家的宪法条例,说明宪法既可赋予公众以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又可将某些宗教(孔教)定为国教以鼓励、指导民众,其实质在于既要改制,又要以旧的价值体系为其设计的制度建设提供正当性资源,追求的是一种以欧陆某些基督教国家为楷模的实施国教制的现代宪政国家模式。而陈独秀等新青年在引入西方现代信仰自由原则和政教分离理念后认为,以孔教为代表的旧的价值体系,与西方现代国家模式和社会生活是不相融的,以孔教为国教还违背了政教分离的“公例”,进而提出“以科学代宗教”。新文化运动中一些知识分子由反对建立国教、主张政教分离转向反对宗教本身,将取消宗教归因于当时引入中国的不同国家的启蒙理念。

  随后,孙尚扬以20世纪20年代初少年中国学会关于宗教问题的争论为线索,进一步分析了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宗教观。他注意到,在这场争论中,赞同和反对宗教的两方都有人援引施莱尔马赫的宗教审美主义思想,将宗教情感化进而功能化,却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李石岑等基于艺术的永恒性及其与宗教在情感上、审美上的相似性来为宗教存在辩护,蔡元培、王星拱等则从社会功能分化论出发寻找情感上、审美上的替代品以取消宗教。急于寻求宗教功能替代品的诸种论说,其实反映了这一知识群体对形塑现代中国人心性结构的关注。

  讲座最后,孙尚扬通过陈独秀宗教观的转变,剖析了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心性结构。他认为,在施莱尔马赫的影响下,陈独秀的宗教观由宗教可替代转向认为宗教是发达的人性不可或缺的部分,对基督教在人格、情感、伦理等方面的意义予以肯定。这表明倡导新文化运动的新青年在经过一番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破坏性工作后,少数人开始考虑从宗教中吸取思想资源来填补伦理亏空。

  与谈环节,周伟驰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补充,指出在新文化运动之前,基督教会内部就已经开始了对宗教正当性、基督教与科学关系等问题的讨论,陈独秀早期的宗教观很可能受到了海克尔的影响,其宗教立场的转变与西学东渐的深入紧密相关。李华伟对宗教功能论的思想源头、引进施莱尔马赫思想的缘由、“消灭宗教论”是否受到马克思恩格斯影响等问题发表了看法。与会人员还围绕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讲座由宗教所《世界宗教研究》编辑部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其他科研机构、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

  (易中亚)

责任编辑:高莹(报纸) 胡子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