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第5期中国农村发展论坛举行
2022-11-25 来源:《社科院专刊》2022年11月25日总第625期 作者:乔慧
分享到:

  本报讯 11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2022年度第5期中国农村发展论坛在京举行。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谭秋成、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飞舟分别作题为“关于乡村治理的一些新变化”“社会学视野下的城乡关系和城乡融合”的主旨报告。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主持论坛。来自多个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数百名师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论坛。

  谭秋成围绕村落共同体解体、积分制治理、数字治理等方面介绍了乡村治理的新变化。他基于弗里德曼定理,分析了共同体内部成员长期合作的四个条件,并在此基础上从生产和公共服务视角解释了村落共同体解体的三方面原因。一是市场扩展与社会分工的发展,降低了合作收益和合作概率;二是技术进步增强了农民独自应对自然环境的力量,减少了协作的机会;三是公共物品供给方式发生变化,进一步减少了合作内容。谭秋成认为,村落共同体解体后会导致农村发生一系列变化,如传统、习俗、文化解体,村内信任网络和权威消失,公共资源、村内秩序等方面发生利益纠纷等。同时,村落共同体解体也意味着传统民间力量的解体,这可能引起国家意志与基层社会的衔接问题,即国家意志如何在地方得到贯彻落实、社会需求如何向上反映等。为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重视制度建设的必要性,不断完善乡村治理的制度体系建设。

  随后,谭秋成介绍了积分制治理、数字治理在乡村建设实践中的具体做法,并从经济学、社会学的视角作出评价。

  周飞舟的演讲围绕城乡关系理论、城乡关系的历史实践、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现状三个方面展开。他从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历史引入,认为社会学是在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兴起后城市不断扩张的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学科,社会学的城市化理论受到城乡二元对立预设的强烈影响。中国城乡关系呈现出城乡之间的“共生性”,城镇化发展不是城市对乡村的单纯取代或吞并,而是依赖于乡村发展。

  周飞舟从社会学视角回顾了我国城乡关系的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传统社会、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至今四个阶段。他重点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城镇化进程,认为中国的人口流动区别于世界其他国家城镇化的人口单方向迁移,是一种长期、有序的城乡往返流动。“持续流动、返乡购房”将是当前和未来务工人口的主要选择。周飞舟表示,“家庭本位”的传统文化是形成中国劳动力流动特征的重要原因,人口双向流动是城乡融合发展的载体和“血液”。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城市和乡村的“中间地带”。

  在问答环节,与会人员就当前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同过去城市发展道路之间的关系、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阶段的划分依据、积分制治理的本质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乔慧)

责任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