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探索文明脉络 加强交流互鉴
2022-09-30 来源:《社科院专刊》2022年9月30日总第619期 作者:邓延庭
分享到:

  本报讯 9月22日,中国非洲研究院举行第十三届中国讲坛,主题为“探索文明脉络,加强交流互鉴”。论坛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作主旨演讲,并邀请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教授高畅(Augustin Holl)进行点评。

  中国非洲研究院执行院长李新烽主持讲坛并致辞。他说,人类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文明观不仅科学概括了人类文明史发展的基本规律,而且为新时代全球不同文明间交流互鉴的不断深化指明了方向,持续厚植世界各国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社会文化基础。面对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命题,文明互鉴将有力带动中非人文交流,为中非传统友谊持续注入新时代内涵。

  王巍在演讲中表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考古学为基础,多学科联合攻关,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历史格局的形成过程,以及导致上述过程的环境背景、生业基础、发展动力与机制进行综合研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总结早期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进而对世界文明和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多样性的研究作出中国学者的贡献。在此基础上,中国学术界形成了关于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即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不断加剧、出现阶级,以及权力不断强化、出现王权和国家。这极大丰富了全世界关于文明研究的理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不仅是对中国历史发展脉络的一次精确梳理,也是对中华文明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汇聚辐射、百川归海等优秀特征的充分展现。

  高畅从非洲学界关于文明的研究视角入手,分析了古埃及、努比亚、加纳、大津巴布韦、斯瓦希里城邦等古代文明的共性与差异性,梳理了非洲文明发展的谱系。

  出席讲坛的中非学者从中非文明对比、文明交流互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农业考古等角度,与王巍和高畅进行了深入交流。

  中国非洲研究院副院长周云帆、王晓明、王林聪出席讲坛。来自中国以及南非、埃及等多个非洲国家的专家学者、高校学生共200余人参会。

  讲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并在中国非洲研究院设立主会场,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设立分会场。

  (邓延庭)

责任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