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民族故事激发中华民族认同感
2021-06-11 来源:《社科院专刊》2021年6月11日总第562期 作者:刘晓 雷皓婷
分享到:

  本报讯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党委组织开展“讲各民族团结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日活动。来自不同民族的13位学者立足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和史实,以讲述民族团结故事的方式,表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决心。

  维吾尔族学者阿比古丽·尼亚孜介绍了民族语言翻译家郝关中先生的生平事迹。她谈到,郝关中先生多年从事维吾尔语与汉语的双向翻译工作,其杰出的翻译成果为我国民间文学研究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彝族学者巴莫曲布嫫讲述了长征史上“彝海结盟”的历史事件。她表示,“中国工农红军彝人果基支队”的旗帜凝聚着红军和彝族人民的深厚情谊,记载着党的群众路线和民族政策的伟大实践,见证了凉山彝族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

  傣族学者屈永仙通过讲述多民族联姻的大家庭经历,展示了民族融合团结一家亲的缩影。她表示,在多民族联姻家庭中,无论是家庭用语、家居服饰还是日常饮食,都带有不同民族的痕迹。

  纳西族学者杨杰宏讲述了红军长征期间“半床棉被”的故事。他表示,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连、生死与共,是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国共产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苗族学者周翔介绍了湖南十八洞村的扶贫故事。她说,从沙土路到青石板,从破旧的房屋到修缮一新的苗族民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脱贫攻坚战为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实打实的福利,带领当地人民走上了一条转变观念、因地制宜的致富之路。

  此外,藏族学者央吉卓玛讲述了玉树地震灾后,汉族“陈叔叔”一家无偿提供救灾物资、出资重建街道的感人故事;柯尔克孜族学者巴合多来提·木那孜力讲述了“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布茹玛汗·毛勒朵护边守边50余年,刻下10万余块“中国石”的故事;汉族学者陈博涵讲述了元代维吾尔族文人贯云石“芦花被”的故事;白族学者李鹤讲述了从大理到北京,在民族教育与文化交融影响下成长的“金花”的故事;壮族学者李斯颖讲述了大理地区的历史战争和本土信仰及其对该地区新时代民族关系的影响;蒙古族学者那木加甫讲述了土尔扈特东归这一历史事件;朝鲜族学者宋贞子讲述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诞生记;达斡尔族学者吴刚讲述了自己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党员的成长经历和治学道路。

  民族文学研究所资深学者和所领导对此次活动的意义予以肯定。研究员阿地里·居玛吐尔地认为,56个民族各自都有大量经典的、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民族故事,这些故事是宝贵的财富,也是民族文学研究的课题。研究员王宪昭认为,不同民族学者对故事的选择和提炼体现了其学术观察力和思考能力,也说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一种概念,而且体现于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副所长斯钦巴图认为,民族团结故事同少数民族文学、文献一样,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资源,讲述民族团结故事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新举措。副所长王瑾瑜希望讲故事、听故事的同志认真总结故事内涵,丰富研究内容,拓展研究领域,为民族文学研究“三大体系”建设作出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表示,通过生动的故事来阐释和理解民族团结,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容易入心入脑,更能够激发我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作为专业研究人员,我们需要把民族问题置于广阔的历史时空范围内来理解,需要从小的问题、小的切口入手去观察探索那些宏大叙事背后的意义,需要把政治学习和学术思考有所结合。他鼓励所内青年学者互相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沉心钻研,努力掌握本领域学术话语权,为提升民族文学研究所的学术影响力发挥作用。

  民族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李进峰指出,此次党日活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以讲民族团结故事的形式来学习历史,锻炼了青年学者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也促进大家更加深刻理解民族团结的意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间互学互鉴愈加深入,共融发展日益兴盛。各民族学者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前行,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刘晓  雷皓婷)

责任编辑:张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