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深入开拓战后日本史研究及方法论
2024-04-12 来源:社科院专刊总第684期
分享到:

  中国社会科学报讯 (记者高莹)3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以下简称“日本所”)在京举办日本研究选题策划暨《日本文论》新书发布会。日本所所长杨伯江、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荆林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冀祥德、中华日本学会会长高洪等出席会议并致辞。

  “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正式将区域国别学纳入‘交叉学科’门类的一级学科目录。这表明,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综合实力发展的外溢效应愈加明显,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区域国别研究的国家战略意义越发凸显。”杨伯江表示,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中日关系极具复杂性。如何顺应新形势、回应新需求,做好新时期日本研究和学科建设,是日本所的核心工作。日本所已有的《日本学刊》专注当代日本战略热点和学术前沿问题,而研究日本不仅要关注当前,更需要基于区域国别学,从长周期、广视域、深层次、跨学科的角度进行长线研究。有鉴于此,日本所于2019年6月创办了《日本文论》,强调关注战后日本史研究,刊发稿件广泛涵盖日本社会、文化、思想、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经过近5年的努力,《日本文论》不仅成为重要的学术成果展示平台,也成长为推动中国日本研究发展的重要载体,学术影响力稳步提升。

  会上,多位《日本文论》编委及资深专家就刊物未来发展发表了看法。高洪表示,办好学术刊物的关键在于质量,要确保每一期都有高质量、能唤起学者阅读欲望的“点睛文章”。为此,需要拓宽思路,不拘一格寻找好的选题,尤其要辨明真问题和伪问题,围绕那些真正有价值、有正解的问题展开研究。在学术论证之外,还要探索新的形式,如在适当范围内刊登高质量的专题调研报告、具有抢救价值的口述史访谈等,以增加刊物的学术厚度,促进高质量发展。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周维宏对《日本文论》积极开展学术创新、大力扶持学界新人的做法表示肯定。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郭连友认为,《日本文论》作为《日本学刊》的姊妹刊,两者相得益彰,在推进中国日本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应大力推动刊物“走出去”,借鉴海外区域国别研究期刊经验,提高学术成果的国际化传播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

  在选题策划方面,日本所研究员张季风介绍了《日本文论》正在组织的“战后日本经济研究的方法和视角”选题情况。日本所研究员王伟谈到,未来,希望《日本文论》选题更加立足中国国情,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更加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内容,为中国发展提供参考。日本所研究员张建立建议,可围绕日本的文化认同以及个人主体性、国家主体性和文化主体性的相关性等选题组稿,探讨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使发刊文章更具可读性和影响力。

  会议发布了2023年出版的两辑《日本文论》。据介绍,第一辑设“笔谈特辑”“专题研究”“政治篇”“思想篇”“经济篇”五个栏目,共收入9篇文章。其中,“笔谈特辑”以“日本史学术名词使用和翻译问题”为题,针对近年来日本史研究中存在引入较多难以理解的术语、短语等现象,邀请7位中国日本古代史学者介绍日本史学术名词使用和翻译经验,以期对中国的日本史研究有所启迪。第二辑设“特稿”“专题研究”“历史篇”以及“经济篇”4个栏目,共收入8篇文章。其中,“特稿”围绕“战后日本政治(史)研究的方法和视角”,特邀4位中国日本政治研究学者撰稿,就日本政治研究主流方法、创新路径、过程分析方法等展开讨论。这4篇文章不仅是对战后日本政治(史)研究的反思,也是对日本现代政治走向研究的考察,对于更好理解日本政治转型、中日关系走向以及如何从事战后日本政治(史)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从2023年两辑所刊发内容可以看出,《日本文论》继续坚持长周期、广视域、大深远的研究定位与刊物品质,同时也有一定创新,并着力推进日本战后史研究的办刊方向。”日本所学刊编辑部主任、《日本文论》执行主编叶琳谈到,日本战后史具有特殊的挖掘潜力和独特的学术天地,《日本文论》将陆续推出战后日本社会、文化、经济研究方法和视角等特稿,以期对战后日本史研究及方法论进行比较梳理,并借此开拓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导入更丰富的学科工具。

  中国历史研究院成果评价处副处长逯万辉参加会议。多位青年学者作为《日本文论》作者代表发言。日本所科研处处长、《日本学刊》副主编唐永亮,学刊编辑部副主任陈祥分别主持会议。

责任编辑:王春燕(报纸) 胡子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