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移动传播的现状、前景及其影响和对策研究”课题结项
2022-01-14 来源:《社科院专刊》2022年1月14日总第591期 作者:本报记者 王春燕
分享到: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数字媒体研究室主任黄楚新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移动传播的现状、前景及其影响和对策研究”顺利结项。

  课题组调查了美国、英国、韩国等典型国家,香港、澳门、台湾等中国典型地区,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平台,多家省市级媒体及部分县级融媒体中心,以及今日头条、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并站在网络社会产业转型、技术变迁推进变革、媒体融合国家战略、国家治理的媒体作为等战略高度,努力尝试提出适用于我国移动传播发展的本土化建议。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结合移动传播发展现状,课题组提出了移动传播的概念,并归纳了移动传播的特点与基本模式。“移动传播主要是指依托移动互联网与移动终端,实现信息实时共享与交换的一种传播行为与过程。其同时实现了传者、受者与媒介的空间可移动性,打破以往时间与空间对传播的限制,实现信息随时随地的互动性与个性化传播。”黄楚新认为,移动传播主要具有生产多元化、传播即时化、社交互动性高等主要特征。

  黄楚新进一步表示,移动传播在打破了时空限制的同时,也对原有的社会运行与人际关系产生了影响,重新塑造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形式,并借用社交、移动等要素形成具有高黏度且交错复杂的传播关系,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近年来,移动传播发展迅猛,同时也衍生出了一些问题,版权争议、侵犯用户隐私乱象频现;价值导向缺失,内容低俗化、炒作化严重;“算法分发”的出现导致人类编辑缺位。这不仅增加了信息被扭曲的风险,还意味着大量有害信息有可能进入公共领域,不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课题组提出,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移动传播要摘掉“虚假化”“快餐化”与“低俗化”的标签,以专业、深度、独家、真实的内容彰显竞争力,实现内容价值的回归。互联网企业作为移动传播的主体,应当肩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让伦理道德为技术保驾护航。

  “当前,国内移动传播初步形成了移动社交、移动阅读、移动音频、移动视频以及移动新闻等主要领域,并各具特点。”展望未来,课题组认为,移动传播将继续在科学技术的引领下,不断实现形态更迭,并形成以内容与社交为重点的竞争态势,在与其他传播形式的博弈中,实现自我发展。

  据介绍,自2016年启动项目以来,课题组先后在《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人民政协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等媒体发表与移动传播主题相关的理论文章。同时,在《现代传播》《科技与出版》《出版发行研究》《中国出版》《新闻与写作》等核心期刊发表与移动传播、移动短视频主题相关的系列学术论文数十篇,如“论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青年生活方式的嬗变”“我国移动传播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我国移动传播的研究现状”等。

  此外,从2016年至今,每年公开出版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均对移动互联网、政务新媒体、移动短视频等进行论述,从“互联网+”“智能化”“视频化”“数字中国”“智能+”“全媒体”“5G+”等角度对移动传播现状与趋势进行重点阐述。

责任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