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古本戏曲丛刊》编纂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
2021-07-30 来源:《社科院专刊》2021年7月30日总第569期
分享到:

  原题:千百卷传奇终成完璧——《古本戏曲丛刊》编纂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

  本报讯  7月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在京联合举办《古本戏曲丛刊》编纂出版座谈会。来自学术界、出版界、图书馆界多家单位的4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庆祝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完备的戏曲文献整理工程《古本戏曲丛刊》(以下简称《丛刊》)第十集顺利出版,并回顾《丛刊》编纂历史,研讨其重大学术意义。

  1954年,时任文化部部长、文学研究所首任所长的著名学者郑振铎先生有感于“我们研究中国戏曲史的人,老想把古剧搜集起来,大规模的影印出来,作为研究的资料,却始终不曾有机会能够实现这个心愿”,着手编纂《丛刊》。他的最初设想是“期之三四年,当可有一千种以上的古代戏曲,供给我们作为研究之资,或更可作为推陈出新的一助”。诚如他在《丛刊》初集序中所言,“只有从事搜集资料的人,只有研究戏曲史的人,方才知道搜集资料是如何的困难。那工作是艰苦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是要一点一滴的累积起来的”,《丛刊》的编纂历经重重艰辛。经过郑振铎、吴晓铃、邓绍基、刘世德、吕薇芬、么书仪、刘跃进、李玫等文学研究所数代学者的不辞劳苦、默默耕耘,直至67年之后才完成郑振铎先生最初的宏愿。

  会上,原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王文章,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魏大威,中宣部出版局古籍处处长章隆江等分别致辞。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廖奔在书面贺词中表示,《丛刊》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要的古籍文献整理出版工程之一,由几代学人和多家出版机构孜孜以求、倾注心力,终于圆满完成。这是我国戏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成果,对推动戏曲研究和戏曲学科建设功莫大焉。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原所长刘跃进以“想起了郑振铎”为题,深情回忆了郑振铎先生发起和编纂《丛刊》的过程。他说,《丛刊》的完成既依赖于个人的能力,也依赖于集体的力量,更依赖于国家的支持。郑振铎先生是伟大的设计者、开创者,如果没有他的学术眼光、领导地位和藏书资源,就不可能有《丛刊》的问世;如果没有学术界、出版界、图书馆界的精诚合作,也不可能取得这样辉煌的成果;《丛刊》第六、七、八、十集的编纂,得到了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的支持,这是全书得以完成的最重要支持。从另一角度看,《丛刊》十集的成就也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指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也日益受到国家重视;“地利”是指《丛刊》为多方合作的重要成果,参与者包括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等出版单位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学术研究机构以及全国多所高校;“人和”是指来自不同单位的众多学者完全出于对学术的热爱主动参与编纂工作。

  《丛刊》十集共收录元明清杂剧、传奇1193种,自初集问世起就为戏曲研究学科提供了重要支撑。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华书局原编审程毅中回顾了《丛刊》67年的编纂历程,特别是六、七、八集立项重新启动的过程。他认为,《丛刊》全十集的出版是我国古籍出版的里程碑。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吴书荫参与了《丛刊》六、七、八、十集的选目工作,为《丛刊》后几集的出版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他从戏曲研究的角度谈了《丛刊》出版对戏曲史和文学史研究的重大价值,认为其对推动古典戏曲研究和学科发展提供了重要文献支撑。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李玫、国家清史纂修领导小组办公室原主任卜键、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郭英德、梅兰芳纪念馆馆长刘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戴云等多位学者也从不同角度肯定了《丛刊》对戏曲研究的重要意义,并对日后依托《丛刊》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与会学者一致表示,这67年的学术接力,不论处于哪个阶段,不论是个人还是单位,来自五湖四海的参与者从来不是为了某个硬性的任务目标,大家的工作不带有任何功利色彩,只是自觉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而接力奋斗,最终完成了这部伟大的传世之作。

  据了解,《丛刊》后几集编纂工作展开伊始,在刘跃进的提议下,编纂人员注重收集与《丛刊》编辑工作相关的文献资料,包括历史档案、文件决议、会议记录、媒体报道以及参与者的笔记、文章、回忆、访谈等,计划将这些文献资料汇为一册,为后人留下宝贵记录。此次与《丛刊》十集同时问世的《箫韶九成——〈古本戏曲丛刊〉编纂纪程》即是该项工作的成果。书中收录的文章大多出自参与《丛刊》编纂的学者之手,记录亲历者在这一过程中的感受与回忆,集中展现了67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数代学者一以贯之的学术精神。

  (李芳)

责任编辑:张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