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科技部《关于公示2022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名单的通知》发布,中国社会科学院推荐的三部科普图书获2022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这三部作品分别是:陈迎等编著的《碳达峰、碳中和100问》,任灵兰编写的《地图上的全景中国史》(2册),辛向阳等著的《新时代新思想标识性概念丛书》(14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近年来以系统布局、多措并举形式持续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一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普及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理论任务。持续组织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等系列重大规划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库”文献总量超过2.1万件,向国际社会广泛宣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原创性主张,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丛书》等主题图书出版策划工作,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二是大力推进优质哲学社会科学资源开发开放,以科普公益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院图书馆、中国考古博物馆、国家方志馆、郭沫若纪念馆作为集展示、藏书、科研、学术交流、资源开发利用、爱国主义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场馆资源优势,加强交流与合作,广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主题突出的服务活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积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文献资源的推广服务,目前资源总量已超过2400万条,是全球最大的中文哲学社会科学开放获取学术平台。三是创新方式方法,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引领作用。“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首次专门设立并评选“优秀普及读物奖”,充分发挥历史学传承文明、知古鉴今、资政育人作用,鼓励专家学者承担相关中学历史选修课的授课任务,引导同学们正确认识中国古代文明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中的地位。接力出版《十件文物里的中国故事》《世界简史: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等历史类科普读物。持续发挥科普蓝皮书出版作用,探索性构建国家科普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做好语言科普工作,与中央电视台录制《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宣传视频,提升读者对字典、词典的了解,促进语言文化事业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将进一步落实《“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谋划,提供更多保障,引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多接地气、参与实践,推进研究成果的通俗化、形象化、大众化表达,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高质量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