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第四届中墨研讨会在线召开
2020-10-1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0月19日第2028期 作者:记者王春燕
分享到:

  原题:第四届中墨研讨会在线召开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共享经验、共迎挑战

  本报讯 (记者王春燕)10月1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墨西哥学院、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墨研讨会以视频连线方式召开。此次研讨会为期三天,主题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共享经验、共迎挑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翔、中国驻墨西哥大使祝青桥、墨西哥学院院长西尔维娅·吉奥尔古丽、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校长恩里克·格劳厄、墨西哥驻华大使何塞·路易斯·贝尔纳尔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高翔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习近平主席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下,中国上下同心,采取最全面、最严格的举措迎击疫情,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同时,中国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同国际社会分享防控信息和抗疫经验,向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紧急医疗物资援助,为全球抗疫作出了重大贡献。

  高翔指出,疫情发生以来,中墨两国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墨西哥在中方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给予了坚定的道义支持,中国也对墨方防疫工作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充分展现了兄弟情谊。面对抗击疫情、恢复经济、保障民生的共同任务,深化战略互信、加强团结协作是包括中墨两国在内的国际社会走出危机、重拾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高翔提出深化抗疫合作、创新发展机遇、改善全球治理三点建议,并呼吁中墨各界群策群力,携手同行,为最终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全面提升中墨合作关系作出应有贡献。

  祝青桥表示,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经历深刻复杂的变化。面对风云激荡的国际形势,习近平主席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张新倡议,形成习近平外交思想,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创新。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提醒人们,人类生活在一个互联互通、休戚与共的地球村,重大危机面前没有任何国家可以独善其身。疫情再次凸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中方视墨西哥为好朋友、好伙伴,愿同墨方携手努力,落实好两国领导人共识,将抗疫斗争中并肩战斗的经历、同舟共济的情谊化为扩大各领域交流合作的强劲动力,推动中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取得更大发展,更好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何塞·路易斯·贝尔纳尔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也对各国交往产生深刻影响。疫情发生以来,墨中始终特别关注如何通过深化合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效控制疫情。未来两国应致力于进一步深化双边合作,化解各类危机,推动墨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发展。

  恩里克·格劳厄高度肯定了墨中双方在疫情期间的相互支持和密切合作,特别是在疫苗领域刚刚取得的合作新进展。他谈到,疫情使人类面临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第四届中墨研讨会如期举办,显示了学术界的韧性,表明国际学术合作精神在逆境中不仅得以保持,还获得了新的推动力。

  西尔维娅·吉奥尔古丽表示,墨中两国都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友好交往由来已久,应当进一步推动包括学术交流在内的各类交往。本届中墨研讨会聚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一主题,为专家学者提供了分享经验、交流体会的宝贵平台,有助于两国合作抗疫和解决相关社会经济问题。她特别提到,墨西哥学院已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签署设立中国研究中心的协议,这必将促进双方合作交流,推动两国学术界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墨西哥学院和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近30位专家学者参会,围绕“新冠疫情的社会经济影响”“女性健康危机和挑战”“疫情期间的城市”“新冠疫情对医疗体系、社会与法律带来的挑战”“致力于发展和全球政策的国际合作”“新冠疫情对高等教育和研究工作带来的挑战”六大议题深入研讨交流。

  与会学者普遍认为,人类生活在一个相互连通的世界之中,各国必须携手应对由病毒或其他因素导致的重大危机。中墨、中拉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守望相助,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在抗疫过程中,中墨、中拉在贸易、投资等传统合作领域之外开辟了新的合作领域和议题,加深了理解、增强了互信,为中墨、中拉合作关系的持续深入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此次研讨会在墨西哥学院官网和YouTube视频网站同步直播。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是墨西哥乃至拉美地区历史最悠久、最负盛名的综合性大学,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之一;墨西哥学院系拉美著名公立研究型大学,致力于开展人文社科领域教学研究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13年与上述两家机构分别签署合作协议。其中,与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协议系由两国元首见证签署,被纳入习近平主席对墨西哥国事访问成果清单。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倡议下,三方于2014年共同创办中墨研讨会。研讨会每两年举办一次,在中国和墨西哥轮流召开。迄今为止,研讨会已连续举办三届,取得良好成效,成为中墨两国在人文社科领域开展学术交流对话的机制性平台。

责任编辑:张月英